吉林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12月17日在长春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王儒林在讲话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工作在文化战线上的全省广大同志表示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他指出,近年来,全省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推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推动吉林文化改革发展,王儒林强调,一要牢牢抓住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看,吉林省已经进入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看,迫切需要文化进一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看,文化繁荣发展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从国家宏观政策看,文化改革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一定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坚定的信心、更坚实的步伐,加快推动吉林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二要着力保护开发特色文化资源。吉林有着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吉林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在于这些特色文化资源,吉林文化自信的源泉来自这些特色文化资源,吉林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必须依靠这些特色文化资源。要在保护传承、拓展传承、创新传承上下功夫,把吉林文化最宝贵的财富、最突出的优势保护好、挖掘好、开发好、利用好,这是吉林文化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要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要在继续巩固传统优势文化产业、推动做大做强的同时,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高度重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积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高度重视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高度重视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重点抓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把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这篇文章做深做足做好,提升旅游文化底蕴和魅力。
四要着力推进文化企业创新。把企业创新摆上突出位置,加快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国有文化企业,要在“重塑”、“整合”、“多元”上下功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市场控制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真正把核心业务做大做强。民营文化企业,要在“放开”、“引进”和“扶持”上下功夫,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加快扶持发展一批“精、专、特、新”的中小微民营文化企业。
五要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加强对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和开发利用,打造富有独特魅力的知名文化产业品牌,努力拿出更多受群众和市场欢迎的精品力作,使更多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积极支持吉剧振兴,狠抓工作落实,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工作劲头,把吉剧保护传承好、发扬光大好。
六要着力扩大文化消费。把扩大居民文化消费、提升文化消费水平,作为文化产业循环发展、不断壮大的关键环节,加快发展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着力营造消费环境,大力完善文化设施,切实突出基层,加大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力度,高度重视文化消费导向。
七要着力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财税、投融资、科技等专项政策,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扩大直接融资、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努力走出一条“文化+资本”的特色之路。
八要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国有文艺院团和其他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推进好、完成好,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九要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文化改革发展的人才支撑、智力保障。突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十要切实加强对文化改革发展的组织领导。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和协调机制,建立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和考评体系,加大文化改革发展宣传力度,形成共同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持久声势、浓厚氛围。
会上,副省长王化文宣读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和《关于表彰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