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2013年(第九届)中国·河套文化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开幕。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出席会议。
任亚平在会上指出,河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一体多元、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会成立9年来,致力于河套文化的探索、研究、普及,为弘扬河套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泛河套文化圈”的提出与研究,突破了单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的文化研究局限,使河套文化概念的外延进一步扩大,内涵进一步丰富,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任亚平强调,下一步,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会和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的任务和目标,选好突破口,通过加快阴山岩刻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积极推动阴山岩刻申遗,努力推进河套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河套文化的研究,搭建“泛河套文化圈”文化交流平台,加强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使河套文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和更广阔领域得以展示和弘扬。要不断整合研究力量,抓好经常性研究工作,在办好研讨会、加强与各方面研讨交流的同时,注重内部人才队伍建设。此外,要在加强河套文化的对外宣传、促进河套文化品牌与产业发展融合上下功夫,做文章。
李理代表巴彦淖尔市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以河套文化品牌建设为重点,已建立了河套文化学术体系,形成了一批理论学术成果,打造了一批河套文化重点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宣传巴彦淖尔、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文化引领和推动作用。下一步,巴彦淖尔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继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不断推动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本次会议由巴彦淖尔市委、政府、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会和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联合主办。会议听取了2013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会、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年会工作报告。来自“泛河套文化圈”范围内的区内外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围绕“泛河套文化圈之文化语言趋同”这一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并提交研讨论文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