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一般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分析考量。的确,美国加紧向亚太地区进行军事部署,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举动着实引人关注。不过,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否只体现在这些传统的硬实力方面,在软实力方面无所作为呢?其实不然。
率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美国不会轻视文化、教育等软实力内核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作用。而且,根据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2012年和2013年两次香格里拉对话上的演讲,美国“再平衡”战略“主要涉及外交、经济和文化层面”,因此,其在软实力领域的动作和趋势其实应当引起注意。笔者认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将继承美国文化外交和教育交流的传统和目标,并进一步寻求突破。
富布莱特学者项目:亚太地区学者比重上升
美国国务院早在1938年就将文化项目作为外交政策的一部分,而在教育交流领域,富布莱特学者项目于1946年就已经成立。
富布莱特项目是美国对外教育交流的典范,其宗旨是让学者体验在美国的学习生活,进而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亚太地区的学者的数量以及在项目总人数中的比重均呈上升趋势。此外,美国主导的类似国际教育项目还有海外教师培训、组织其他国家的教师赴美国交流等形式。
美国国务院的官员将这一类交流活动看作有效的“打基础”工具,可以借此将美国的观点灌输给全球的年轻人。
留学:加大吸收亚洲生源力度
美国依旧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国。目前,美国已经认识到吸引亚洲留学生对其经济和外交的重要性。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将加强教育吸引力纳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部分,从战略高度重视教育在其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
美国可能会采取多种方式从亚洲争取生源:吸取澳大利亚经验,进一步协调大学申请与签证申请流程。目前,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美国的学生签证和申请学校的流程是割裂的,签证由国务院负责,申请则由各个学校单独管理。学生可能会遭遇已经被学校录取,但是签证还没办下来的情况;美国国务院美国教育咨询中心也会加强宣传,对亚太地区的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美国文化中心”:加强亚洲民众对其文化认同
在文化方面,由于美国的流行文化已经风靡亚洲,英语也在亚洲地区有成为强势语言的趋势,美国未来将趁热打铁,推动文化攻势,助力其文化外交。
在亚洲各地设立文化中心,可能成为美国加强亚洲各国民众对美国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比如,美国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的一家商场里设立了名为“@美国”的文化中心。当地民众可以在文化中心体验最新科技产品,并且通过讨论、网聊、文化演出、比赛和展览等方式了解美国文化理念及其创造性和多样性。与此同时,中心还配有专门的教育顾问,可以咨询留学美国的相关事宜,巧妙地把文化和教育二者的吸引力结合,形成合力。
同时,美国进一步鼓励公共组织和私人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增加亚洲地区各国机构和民众与美国文化组织接触的机会,所有这些举措都会加强美国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吸引力。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舞蹈外交”,如美国国务院和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发起“舞蹈连线”活动,2013年,美国巴特里舞蹈团正是通过这个活动出访东南亚国家。同样是去年,来自西雅图的光谱舞团也在美国国务院和布鲁克林音乐学院的支持下前往南亚。美国舞者在活动中化身民间外交家,实现美国在当地改变形象,增强亲和力的目的。
美国的文化外交对象既针对精英,也针对大众,其目标也十分明确:第一,传播美国价值观;第二,迎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兴趣;第三,怀着交流和互相尊重的态度带去快乐、信息或经验;第四,打开美国外交人员和所在国之间的大门;第五,除官方形式外,体现另一种美国在东道国的存在形态;第六,培育长期关系,结成良好纽带。总之,美国软实力攻势在多个领域的铺开,将给世界提出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