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刚刚结束,国务院就密集出台了两个文件。3月14日,国务院发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3月17日,国务院发布《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
这两个文件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经济发展形态的背景下出台的,这表明文化产业愈加融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及改变对外贸易结构的重要支撑。
从发布时点、发布规格,都可见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寻常,进一步表明中央政府要以政策之力保障文化产业成长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之所以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意识问题,主要基于国内环境和国际经验的双重视角。从国内环境来看,首先在认知层面上,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在此语境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增强战略意识。
有这样几个表征可以支撑这种共识:文化产业从2000年起步时的“幼稚产业”正在迈向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以每年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发展,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如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3.48%,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却是5.5%,始终高于其占GDP的比重;金融危机时期的逆市上扬使人们对文化产业的反经济周期特性有了深刻认知,在思想观念上开始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来接受。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舆论的关注点和新闻媒体的热点话题,成为全民关注的对象;民间资本开始大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无论在固定资产投资还是股权投资上都很活跃,民营文化企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如2013年的文化产业30强中,民营企业占了7家,尤其在增量领域的新兴业态发展中表现抢眼;金融业对文化产业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中文化产业板块亮点不断,整体表现上乘,各类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的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在信用市场上,各类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融资的比重开始提高,金融业和文化产业开始出现强强联合的趋势。
其次,在政策层面上,文化产业日益进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这要求文化产业发展要有国家战略意识。2009年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视野,中央政府和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其实施效果逐渐显现。随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化发展不仅进入“五位一体”的现代化事业的总体布局,越来越走入社会生活的前台,文化发展还进入国家发展政策的中心。
后金融危机时代,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战略格局重组,各种力量博弈的轴线。洞察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背后都有着明确的战略意识。美、英、日、韩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已借助先发优势占据了文化产业全球分工体系和贸易结构的优势地位,正引领国际经济贸易、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文化思潮的流动,并借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与作用的提升。
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文化产业强国。早在二战时期就一直把文化视作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一系列立法尤其是版权保护法律的颁布,来保障文化产业的自由发展,建构了美国在全球的文化霸主地位,使得美国的大众文化全球化,如今美国文化产品占据国际文化市场43%的份额。
欧盟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施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其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如今其文化产品占据国际市场34%的份额。就英国而言,其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创意英国”的战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中央政府出台文件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其首都伦敦成为全球的“创意之都”,伦敦的创意产业成为和金融业并驾齐驱的支柱产业。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文化产业强国,其动漫产品占全球60%以上的份额,在欧洲甚至高达80%。日本文化产品占国际市场10%的份额。
韩国为了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政府提出通过发展文化来振兴国民经济,在1998年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等法律和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在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地位后,才迎来了文化产业的空前繁荣。这对当前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文化产业处于新的发展周期的中国极富借鉴意义。中国是世界文化资源大国,其文化产品占国际市场却不足3%的份额。只有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增强战略意识,中国才能提高文化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传播力,改善和重构清晰的现代中国形象。
范玉刚: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