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一连串的票房“奇迹”令人振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电影产业已经成熟。相反,在频频飙升的票房背后,还存在不少待解的问题,需要引起电影人的注意。
首先是生态格局欠合理。客观地讲,中国电影产业能有今天的成就,国产大片功不可没。十多年前,在电影市场一片低迷之际,正是一批导演大胆借鉴好莱坞经验,引入商业大片模式,才从重重困境中冲了出来,绝地逢生。但是,近两年来,国产大片势头渐缓,频频遭遇中小成本电影“以小博大”的尴尬。2012年票房前十中,国产大片只占两部,被给予厚望的《一九四二》《搜索》《白鹿原》等均表现平平。2013年这种态势继续加强。“小鬼当家”“小丫扛大旗”“小兵立大功”等已成为对电影市场最多的描述。小成本电影的成功“逆袭”,让很多人兴奋不已,低成本、高回报,这不正是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吗?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好事。它折射出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深层次矛盾。一方面说明商业大片实力不强,状况欠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商业大片只是大投入、大制作、大阵容,表现在审美效果上,就是对视觉奇观的片面追求。电影是创意产业,没有扎实的故事、丰富的情感、深厚的底蕴,场面再宏大震撼,画面再精致唯美,终究支撑不起全部。《英雄》模式崩塌后,未来的商业大片向何处去,是一个待解的难题。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小成本电影的功能“越位”。在成熟的电影产业中,商业大片“市场为王”,以获利为基本目的,遵循商业化逻辑,小成本电影则偏重艺术性、探索性,因为投入小、成本低,所以可以更多地容纳导演的艺术探索和个人风格,是对商业大片的补充和调节,为电影创作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丰富性。但是,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小成本电影已经部分地丧失了这一功能。大片不强,小片“越位”,“大”“小”混战。这说明,我们的电影产业还没有确立起功能清晰、定位明确、结构合理的生态格局。让小成本电影回归本位,将商业大片真正做大做强,打造电影产业金字塔结构,中国电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次是市场成熟度有待提高。像《富春山居图》《画皮2》这样一方面恶评如潮、一方面票房飞涨的电影不在少数,而像《桃姐》《飞越老人院》这样无论现实针对性还是艺术水准都堪称上品的影片,在票房上却遭遇滑铁卢。摘得奥斯卡金像奖的《艺术家》,在国外绝对火爆,引入国内后却以154万元的票房落寞收场。出现这种“卖座不叫好”与“叫好不卖座”的两极状况,客观上讲,与档期安排、放映场次、宣介力度等都有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电影市场自身的不成熟。这种不成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电影消费中的理性匮乏。现阶段,我们的观众走进影院,很大程度上不是在消费电影,而是在消费话题。好多电影,之所以口碑很差却观者云集,重要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形成了一个“事件”,而这个“事件”又成为一时的公共话题。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身处信息的包围之中。一方面不堪其扰,无处逃遁,另一方面又在潜意识中唯恐落伍,紧紧追赶各种信息和话题。说到底,我们不是被电影的艺术品质吸引进影院的,而是被一时的公共话题“赶进”影院的。对事件和话题的追逐,取代了观众的个体独立性和价值判断。
再次是发展模式依然处于粗放型阶段。中国的电影产业虽然规模已经上来了,但产业精细化依然任重道远。这尤其表现在创作生产上,对题材的追逐超越了对品质的打磨;从盈利情况看,产量虽大,但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并获利的影片还是少数,处于亏损状态的作品很多;在院线的建设和配置上,同质化严重,缺少差异性。总体来说,中国电影目前还是一种“青春型产品”,主要还是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即便如此,青年群体自身的审美分化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回应。当前的中国电影,更多呈现的是历时性的潮流特征,而非共时性的多元共存。不少导演仍然希望一部片子打遍天下,缺乏对市场的细分和精准定位。解决受众审美多元化和影片创作生产单一化之间的矛盾是当务之急。
中国电影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扭转颓势,创造出今天的繁荣局面,说明电影产业化改革的路子是正确的,必须坚持。但是,如何让这种势头得到延续,而不是短暂的昙花一现?唯一的选择只能是逐步提升产业的成熟度。任何一种产业,只有达到成熟,才能持续释放活力,保持良性发展态势。这需要中国电影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