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应蒙古国政府邀请,来到乌兰巴托为当地的孩子带来两场名为《伊索寓言》的儿童剧,既作为“文化走出去”的尝试,又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给蒙古国的小朋友带去欢乐。
这次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带来的剧目是在国内演出超过200场的经典儿童剧《伊索寓言》,该剧对白生动幽默,深受国内孩子们的喜爱。
刚抵达酒店,演员们就不顾旅途辛苦,马上开始排练,剧场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带队来蒙古国演出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冯俐考虑到密集的字幕可能会给异国观众带来障碍,便将字幕修改为提示语,并一遍遍地修改字幕提示文件,以便让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剧情并把注意力集中到舞台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舞美部主任张伟则一遍遍调试着剧场的舞台、灯光、音响,甚至道具上一个螺丝钉的松动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灯歪了!”“我们应该往这边站些!”“麦声音小了!”在演员们的提示下,张伟不断调试,确保舞台演出的效果。
第一场演出开场前,剧场约1500个座位很快便坐满了观众。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绎的《伊索寓言》,将“乌鸦喝水”“农夫和蛇”“狼来了”等多个经典小故事打碎重组,有机串联为一个故事,演员们不时加入一些理解性的解释,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带入其中。但演员们很快发现,这样的对白并没有像在国内那样吸引孩子,因为语言不通,虽然有字幕,但来看戏的孩子很多还是学龄前儿童,并没有掌握许多文字,反倒是夸张的动作得到了孩子们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名为乌日娜的蒙古国家长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找到了翻译图雅,她希望能在舞台上加入蒙语旁白,或许会更方便孩子观看。演员们也凑在了一起,总结和盘点演出的效果。
“不行,不能在舞台上加入蒙语旁白。”《伊索寓言》的副导演兼演员廖伟在戏中饰演两个角色,一个是农夫,另一个则是讲故事的人。“已经有一个讲故事的人在戏里了,再加上一个蒙语旁白,这场戏就没法看了,小孩子根本不能明白台上这几个人都是干吗的。”廖伟的观点得到了演员们的认同,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在国内以丰富的语言魅力制胜的经典作品,在蒙古国有些黯然失色,一时间几名演员陷入了沉默。
副院长冯俐是剧作家出身,自然也看出了演出中存在的问题,但她并没有干预,打击演员们的自信心。演员们经过彻夜讨论,终于达成了共识:尽可能将肢体的表演再夸张一点,能不用语言的地方便把台词变为形体动作。“你知道什么叫演戏要有跳舞的心态,跳舞要有演戏的心态吗?”演员刘奇认真地说,很多舞蹈团演出不好看,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其实肢体语言是有很大信息量的,就看你是否走心。刘奇的观点引得大家频频点头。
接下来的演出证实了刘奇的思路,当演员们减少对白后,舞台效果和孩子们的接受度明显增强,大部分孩子可以看懂剧中的狼、狐狸、农夫、小男孩、乌鸦之间的关系,并能随着剧情一直欣赏下去。
彩排、第一场、第二场,每一场都有新的变化。演员和工作人员努力调整,演出逐渐完善起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针对演出效果做出如此行之有效的改变,可以看出中国儿艺的功力。
演出结束后,刘奇、马寅、廖伟等演员被孩子们团团围住。“给孩子们演出的那种感觉很快乐,也能感到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当观众用一句句“谢谢”和经久不息的掌声来回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时候,演员和所有工作人员的心里都溢满幸福。
“别看蒙古不富裕,但对于艺术的欣赏力还是很高的。”中国驻蒙古国使馆文化参赞魏宏胜告诉记者,蒙古受民族传统和俄罗斯的影响,对于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和欣赏。蒙古国还有一支水平极高的国家级芭蕾舞团,去年来中国演出,反响热烈。
魏宏胜说,这些年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加,很多艺术团体来到了蒙古,但儿童剧的形式还属首次。此次演出,让蒙古国的孩子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明白做人的道理,对中国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也是一次宣传中国文化的难得机会,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好的剧目走出国门。
这次出访蒙古国,冯俐也有着很多收获。在她看来,中国的儿童剧走出国门是大势所趋,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艺术水准有保障,每推出一部新作品都得到了市场的肯定,但带出国门的作品更要精益求精,一方面从戏剧本身考量,一方面也要从中国文化方面着手,让国外的观众更直观地接触和理解中国,这也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