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近日推出的晓玲叮当最新作品《超级笑笑鼠》的同名动画片正在筹备,其10分钟样片将于本月底推出,明年还计划推出《超级笑笑鼠》动画大电影;年初成立的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最近也动作频出,介入影视、培训、手游、书刊互动等的全版权运营六大项目正在陆续展开。如何使儿童文学进入健康、良性的产业化轨道,是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国内儿童文学产业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相关观点
张秋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
儿童文学产业化离不开专业运营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大众的阅读方式已经从传统纸介质向新兴媒体转移,儿童文学出版物顺应时代潮流向数字化转型已迫在眉睫。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网络出版的销售额将占到出版产业的50%,而到2030年,90%的图书都将是网络版本。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的快速发展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为少儿图书的数字出版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产业化离不开专业运营,这体现在业态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的构建能力上。如今世界范围内新的儿童文学出版模式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出版形式涵盖图书、影视、网络、电子阅读等全媒体产品形式;二是出版产业延伸、覆盖游戏、动漫、培训、衍生产品等产业链。这两大板块的成功运营将使儿童文学出版行业获得无限生机。但目前,国内无论是全媒体产品还是产业链的建设都还处在起步阶段。要形成规模,就必须整合多种力量,多方借智、多元开拓,逐步形成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和运营手段。
郑渊洁(作家):
“长销书”才能谈产业化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作品的产业化工作开展得并不太成功。但由于图书销量还不错,因此并没有盲目地进行产业化运作。很多儿童出版物只是畅销书,但不算是“长销书”。畅销书带来的产业变化是短暂的,而“长销书”的产业化方向却有很好的未来。我的作品最大的读者年龄在40岁左右,他们也把儿时看过的书推荐给自己的孩子。我觉得,可能要等两代人成为读者以后,产业化的工作开展起来才会更顺利一些。
在我看来,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开展产业化的难度比较大,因为有些书可以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制作成动画或者电影作品反而会丧失这种效果。儿童文学作品的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需要非常专业的团队来规划执行。当然,我们也期待国内的儿童文学出版物的产业化能创造出像迪士尼那样的辉煌。对于一些文学性不那么强的作品,如果其在立意上对少年儿童有好的影响,通过产业化带动出版、销售,也并不是坏事情。
田果(图书策划人):
必须着眼于有创意、深层次的开发设计
图书质量对产业化影响很大,优秀的儿童文学出版物显然离产业化更近一步,而粗制滥造的出版物盲目产业化无异于作茧自缚。另外,儿童图书的产业化需要多元发展,单纯制造相关玩具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自身的需要,必须着眼于富有创意的、更深层次的开发和设计。
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物产业化的演变过程可以大致概括为:卡通形象(影视剧)→周边产品(玩具、服装等)→专家→课程→机构、书店→多元合作活动。只有整个产业链条完善了,才能实现产业化的理想目标,单纯地开发玩具或影视动画产品已经落伍了。比如,一些出版社在出版儿童文学类图书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开发相应的儿童文学主题店,在其中开展一些教育类和亲子类的活动。因为孩子们非常愿意在体验中学习,这也符合他们的认知习惯。这是儿童类图书产业化的一个方向。
(本报记者胡克非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