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委宣传部与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安徽省首家文化银行——交通银行安徽文化银行正式揭牌。根据本次协议,未来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聚集优质资源,为安徽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以及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共同探索文化金融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
各方观点
彭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融资难在文化企业自身不足
安徽试点的文化银行,其实就像早年把专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机构定义为“科技银行”一样,是为了更方便破除业态之间障碍的一种探索。未来对其关注应该有两点:一是看是否能开发出更具有针对性、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创新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则要看这些产品是否真正能在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
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金融业的支持力度,近年来社会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可谓是空前的。然而事实上,各地文化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却并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究其原因,应该是文化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现在社会普遍认为,文化企业轻资产特点是导致融资难的重要问题之一,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对于银行而言,质押物一般只是放贷的第二还款来源,也是“底线”,事实上并不被看重。而银行更关注的是第一还款来源,也就是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在这一点上,很多文化企业目前做得不好,主要表现在商业模式不清晰、持续盈利能力不足、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这些其实才是导致融资难的根源。
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解决无形资产质押的问题是关键
近年来,金融业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确实越来越高,安徽省设立文化银行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然而,银行业对新兴文化产业依然不是很熟悉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虽然银行当前针对文化产业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性金融产品,但仍存在“换汤不换药”的问题。其抵押品主要还是传统实体资产,无形资产质押依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这就导致了以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的企业得到的贷款额度往往很小,上百万元就算大额了,而某些旅游项目却很容易拿到上亿元的高额贷款。这种放贷模式还是没有突破支持传统产业发展的思维。因此,未来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切实解决无形资产质押的问题是关键所在。
其实从银行业与文化产业对接存在的困惑可以看到,传统金融业跟文化产业融合是存在一定壁垒的。互联网金融却与文化产业有着先天的亲和性,两者融合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众筹模式的兴起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另一方面,我们谈金融业的支持不应该过度寄希望于银行,而应该更多关注脱离银行的直接融资手段,比如企业债、风投等。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转变扶持观念,尝试把适量的直接投给文化产业的钱间接投放给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企业,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刘德良(新元文智集团总经理):立体式的融资体系是切实需求
安徽省设立文化银行,能够做到对文化产业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内部审批上做到流程简化,这是值得积极推广的举措。事实上,这种举措在北京、上海等地也有一定尝试,只是设置方法未能统一。
文化产业细分门类有很多,而融资最难的是以内容生产为主的创意类企业。我们经常讲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其实包括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各类投资基金在内的社会化、立体化的融资服务体系构建才是当前文化企业所迫切需要的。近年商业银行加强了对文化产业的关注,跟各地政府积极出台激励政策有着一定联系。因此,政府下一步要做的工作,不应仅仅着眼于商业银行的介入,而可以搭建平台、风险补偿等多样化手段促使各种类型的社会金融机构增加为文化产业投资的意愿。换个角度来说,以往我们关注的更多是融资规模的问题,而当下我们更应该关注企业融资成本、便捷性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