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还未来得及向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家道喜,光环就被各种质疑声所遮蔽。作为一个已经评了六届的全国性文学奖项,鲁迅文学奖近年来似乎跟来自多方面的遗憾、质疑、传言联系得过于频繁,各种外围的猜疑和声音已超越了文学范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盖过了鲁迅文学奖本身在文学价值上的影响力。
目前,虽然各个奖项已尘埃落定,但由此引发的话题仍然余音缭绕,如何让“鲁奖”实至名归、拥有更高的公信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理性看待文学评奖
熟悉文学的人都知道,鲁迅曾与诺贝尔文学奖有一些渊源。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险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到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鲁迅却婉言谢绝。他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然而,鲁迅对待文学评奖的心态却没有在当下得到很好的延续。在文艺评论家李星看来,这是作家们心态浮躁,过于看重奖项、名利心过重所致。“一旦落选就责怪评委瞎了眼,这种偏见将导致他们看不到别人作品的优秀之处。”李星直言。在他看来,鲁迅文学奖难免会有遗珠之憾,参评者应看到评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用通达的眼光理性对待。
“太多的喧嚣、太多的炒作、太多消费文化的影响,左右着文学传播,使很多人的文学品位都被泡沫和喧嚣搞坏了,也导致今天的文学境遇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艰辛。文学评奖,往大了说,是为一个民族留存一段文学记忆,往小了说,是一种必要的提醒——提醒那些对文学还怀有感情的人,重视那些创造者的努力,张扬纯正的文学品质。”这是一位文化学者眼中文学评奖的意义所在。
评奖成了“造星”舞台?
近几年的“鲁奖”越看越像一个“造星”的舞台,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作家,突然借“鲁奖”风波大出风头。但“鲁奖”究竟评选出了哪些有影响力的经典作品?它们有哪些超越其他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这些公众似乎都不曾耳闻。
上一届“鲁奖”获得者车延高,因其“羊羔体”在互联网上很是“著名”了一阵子;今年方方对柳忠秧“跑奖”的质疑,也使这两人迅速蹿红;被指摘和诟病的周啸风越骂越火,完成了从“羊羔体”到“打油诗”的接力……
也许,这些作家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借“鲁奖”这个平台炒作自己,但是,获得这一国内高级别的文学奖项既是对自身文学水平的肯定,也确实可能是通向未来文学之路的洞开之门。
各国评奖皆有争议
文学奖评奖想彻底告别争议,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一个文学奖项能否走得长远,主要看它评选出的作家和文学作品能否经得起时间检验。此外,怎样把争议的可能性限定在最小的范围内,不断提高奖项的公信力,则考验一个奖项的成熟度和制定规则者的能力和水平。
事实上,国外的各类文学奖也或多或少存在各种争议,就连诺贝尔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也不例外。比如,诺贝尔文学奖经常受制于评委们的政治立场或者近乎苛刻的道德挑剔;龚古尔文学奖前些年因为评委们背后所牵扯的几大出版社利益,也爆出过暗箱操作的传闻。
不过,这些著名的文学奖虽然也存在争议,但基本都是以寻找当代最优秀的传世之作为己任,以追求作品的美学品质和价值为核心。这些文学奖之所以长存不衰,最重要的原因是坚守“文学的标准”,因此大多数获奖作家作品的文学价值经得起时间考验。
“文学评奖很难排出名次。”一位业内人士坦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也有不少质疑,有人认为国内也有比他写得更好的作家。文学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用数字和仪器测量,而是凭文学眼光打量,但文学眼光千差万别,没有可以量化的标准。”
尽管如此,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其实还是有基本规律和原则的,若想站稳脚跟,赢得尊重,文学评奖就要避免沦为“秀场”,要通过评选有影响力的经典作品来重塑权威,挖掘更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