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化部批复设立,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12月15日落地北京,标志实验区的建设规划正式开始。
实验区的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文化部和北京市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昨天,来自政府、产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的代表共聚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发展研讨会,积极建言献策。
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落地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 吴江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北京是我国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文化产业已跃升为支柱性产业。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市时也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北京坚持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双轮驱动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7月,经过深入的沟通、协调、调研、论证,文化部和北京市决定共同启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建设。
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落地。实验区建设要体现文化产业自身的规律、特点和地方的特色,但总体上要跟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战略相衔接,要结合中央对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研究《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推动国家层面和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这其中尤其要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和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政府部门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对各类文化市场主体的支持和培育,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化发展,需注意的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做强做优本地文化企业要有机结合。
三是加强区域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实验区建设,要适应国家文化产业总体战略的需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在更大的范围内谋划文化产业发展;要完善文化产业区域的交流、合作机制。特别是要适应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全局需要,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四是切实落实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是集聚生产要素、突破瓶颈制约、推进结构优化、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措施。实验区建设同样需要一批功能性、平台性重点项目支撑。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已经建成并运行了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宣传发布、融资洽谈。我们将依托服务平台,加强对实验区范围内重点项目的支持和服务,带动和支撑区域内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朝阳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实验区建设
朝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谢莹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落户在朝阳区7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朝阳区的优势在哪里?1958年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农业驱动、工业驱动、服务驱动三个阶段,现在是文化驱动。朝阳区的城市品质和精神特征是开放、时尚、包容、创新。这样的品质形成了吸附力,吸引了国际上的资源聚集在这里,推动地区经济不断上新台阶。2010年到2014年,朝阳区实现GDP从2660亿元到4261亿元,年增速12%,到今年底,占全市五分之一。截至目前,朝阳区文化创意企业已突破5万家,规模以上的是2620家。
实验区形成自2009年,当时我们率先提出了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的设想。这个区域集中了人民日报、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等传媒巨头,BBC、美联社等200家国际新闻机构。同时传媒走廊也面临 “西贵东贫”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以文化产业打通东西部地区的障碍,培育产业链条、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思路。目前围绕文化传媒等主导产业,传媒走廊地区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服务链和供应链,为下一步实验区的规划发展建设奠定了基础。
建设实验区,朝阳区将做些什么?
整体定位——国际化、高端化。培养高端产业,完善高端功能,以及投资交易展示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实验区对高端要素的聚合力和辐射力;依靠产业溢出效益,带动东部地区的通州区乃至天津、河北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真正起到桥头堡、发动机的作用。
空间利用——科学化、品质化。对实验区核心区现有的700万平方米发展空间,在进行整体谋划、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具体项目要精细化设计、提高品质,把存量资源做精、把增量资源做大做强。
政策设计——系统化、个性化。把最实用和最现实的政策拿出来一起做。作为全国唯一的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实验区,我们首先要向上海、天津、深圳等地学习,把这些地区好的政策拿过来。
服务体系——通过社会化,提升专业化。政府在实验区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扮演的角色,就两个字“服务”。我们要加紧完善行政审批,提供公共技术、孵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平台;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有效破解文化企业投融资瓶颈,引导社会化力量参与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来,让专业的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帮助文化创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服务手段——借助信息化推进智能化。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两个力量,一个是资本的力量,另外一个是科技的力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把我们社会提升到信息化、智能化的新纪元。我们将充分借助信息化、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为每一个实验区的文化企业和创意人士提供私人定制的智能化服务方案,让创新、创意的因子在实验区内全面覆盖,最大限度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三招做好桥梁和纽带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 王兆海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作为文化产业领域的国家级协会,始终致力于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通过对文化作品的宣传推广,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将在以下三方面支持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发展。
一是通过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创新实验区的会展和论坛,提高企业的国际化能力,促进企业间合作,进而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创意的水平;二是通过选拔优秀创意创新项目和人才,条件成熟时争取在实验区设立孵化器,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服务,建立创新孵化机制;三是积极参与国家相关政策的起草和论证,解读和梳理国家政策。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将结合实验区的CBD、金融街、国际传媒走廊、艺术区等资源,发挥协会组织的统筹协调和桥梁纽带的作用,积极配合文化部、北京市政府、朝阳区政府的工作,为实验区的文化产业改革探索、文化政策创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需打造本土广告创新品牌
北京广告协会秘书长 郭素友
广告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促发展,创意迎未来,广告是引导消费、塑造品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30年来,无数广告人用创意智慧为我国广告业增强了活力。
2013年我国广告企业达44.5万家,广告从业人员226.2万人,广告经营额5019.7亿元,三个数字分别同比增长17.9%、24%、6.8%,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广告市场。
北京已成为全国广告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7年以来,北京的广告经营额平均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快于北京的经济速度。目前北京共有33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广告专业。截至2013年底,北京广告经营单位24803家,总体实现广告经营额2128.45亿元,为首都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
北京广告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世界广告业和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与世界经济文化互联互通的桥梁和纽带。不过,中国是广告经济大国,却不是广告创意的强国。目前,北京迫切需要打造自己的广告创新品牌,类似法国戛纳广告节、英国伦敦广告节、韩国釜山广告节,形成国际影响力的广告节。政府部门如果能够扶持广告节初创期的两到三年,就可以助力广告行业打造自己的本土品牌;形成规模以后,对促进北京广告业的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借助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这个平台,促进广告产业在北京的发展壮大,打造更多的本土品牌和知名企业。
北京“走出去”的平台优势不可比拟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宋官林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将是国家创新力量新的集成基地,中国对外文化集团非常愿意参与其中,并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发展做贡献。
结合我们集团的工作特点,我想说说文化“走出去”的三个支撑点。经过常年的积累和总结,我们认为,文化“走出去”一是得牢牢立足于传统,在传统中寻找、生发现代性的基因;二是开阔的胸怀和世界性的知识体系;第三是系列化的服务,使文化成为生活,引领生活的时尚与潮流。我们认为这三点不仅是文化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也是文化“走出去”的支撑点。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平台优势。这其中包含全国性、世界性的人才聚集优势、开放的信息优势、世界舞台中心优势,北京在新经济大潮中显露出强力的态势。
在“走出去”方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形成了一整套的专业化、市场化的能力与模式,尤其是集成资源的创新和操作能力,不仅建立了一系列的成功市场产品和业绩,也获得了中外众多合作方的广泛认可。我们非常希望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建立和发展做贡献。
最后希望,在实验区的建设中,能让我们集团发挥自身世界团队的人才和智慧优势,帮助找到企业新的增长点和潜力点,融合国内外两个市场,以过硬的市场和服务引领新的潮流,为实验区的海外开拓做贡献。
兼具艺术和市场眼光的投资人稀缺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北奥集团董事长 武晓南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一家北京市属的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综合投融资公司,业务有四大板块。首先是金融,我们有银行股权、信托、产权交易所、担保、再担保公司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好的金融投融资体系。其次,在北京市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信息化产业的阶段,在城市功能区开发和城市服务业方面,国资公司进行了很多投资。第三个板块是当前正在进一步发展医疗和养老。第四个板块就是重点发展文化和体育产业板块。
在做文化产业投资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文化产业可以简单地分为传统内容与创新渠道两个方面考量。国资公司文体板块的投资平台——北奥集团,下辖很多传统内容企业,比如北京市演出公司就有50多年历史。体育赛事公司也在做很多的体育赛事,这些传统内容依然在做,越做越难。传统内容产业想赚钱就挺不容易的。
大家都在争论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我个人认为,两者并重。创新渠道对内容的聚集,对公众消费的聚集,可以起到非常大的拉动作用。而且现在渠道类的企业如乐视网等,已经又从渠道转向做内容生产商。这是好事,因为创新渠道公司背后,都有雄厚的资本力量。资本通过创新渠道又投向传统内容产业,很好。
实验区要发展出更好的内容就要用好创新的渠道,怎么吸引更好的内容和用好渠道,核心还是在于资本的力量。文化金融是一个瓶颈,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有艺术判断力和市场判断力的文化产业投资人,有综合投融资能力,既有文化情怀,又尊重市场规则的投资人。
北京朝阳区需有胸怀和智慧
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中心主任 熊澄宇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该如何理解?第一是国家。国家的概念是什么,是示范、是引领、是集聚、是放大。我们在朝阳区做,但是称其为“国家”的,意味着要不仅整合朝阳区的资源、北京市的资源,还要整合全国的资源和国际的资源,这就是对“国家”两个字的理解。
怎么把北京市各区县吸引到朝阳区的平台上建这个国家基地,这需要有胸怀和智慧。在这个区域里,传媒大学是优势,如果传媒大学能够把全国的资源吸引过来,把清华、北大吸收过来,那么就是在搭国家级的平台,而不是仅做传媒大学和第二外国语学院。所以,对国家两个字要好好地解读,怎么把这个平台在朝阳区做成国家的。
第二个词“文化产业”的定义和内涵是什么?它不是仅仅指GDP,不是仅仅指产品。做国家文化产业的研究实验基地、创新基地,文化产业这个词也需要在今天的背景下重新思考。今年中央连续下了8个关于文化产业的文件,这是空前和高密度的。为什么?仔细体会一下中央关于这些文件的解读:创意设计和相关产业的融合、特色文化产业与金融文化产业的结合,每一步都是从定性到定量,到操作,到拓展,到发展。所以我觉得这个词我们也需要重新讲。
关于“创新”。创新意味着我们要做别人没有做的事情,但是这种没有做的事情不是说瞎做,一定是有规则的。我想谈几个自己的思考:一是产业资源的配置问题,我们说的产业资源包括政治资源、资本资源、创意资源、生产消费不同层面的资源,怎么配置资源,三中全会的说法叫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城市功能的定位,北京市城市功能的定位是今年特别提出来的,政治中心不需要我们讨论,文化中心大家都认可。新提出来的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我们要建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是什么关系?城市功能定位主要在两个方面——聚集和放大,北京对全国是聚集,面对全世界就是放大。三是行业空间布局,去年一年我们研究北京从集聚区到功能区的变化,以前我们谈集聚区是空间的概念,今天谈的功能区是融合空间基础上的一种功能拓展。四是各方面的融合,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合。五是吸引创意人才,北京集聚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怎么把他们用好,需要认真考虑。真正的优秀人才是公共财产,不是私有财产。实验区是一个国家平台,要把北京地面的优秀人才用好。六是拓展消费市场。
最后,希望实验区的建设能做到有限目标、分段实施、联动周边、辐射全国、政策创新、差异发展、体制突破、功能实验。
人才是文创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范周
我想提六点建议。第一要强化研究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基于实际的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尤为必要。还有,集聚一批国内外文化产业的专家和机构,大力加强文化智库的建设。启动建设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院,使其在文化部的主导下集中北京和全国的智力资源优势,为实验区高端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
第二,要仿造自然科学的做法,建立一系列有国际水准的文化产业实验室。实验室要针对新业态、新技术、新经济等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对园区内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要创新实验区的相关政策,打造文化产业首善之区,用足现有政策,用活相关的产业政策,用好优惠政策,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出台具有引领性的园区发展特色政策。
第四要集聚一批高端文化的企业。要着力打造本土文化的航母。加快、加强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建设,要向全球进行国际化招商,把目标定在世界文化的五百强当中。
第五要重视国际化的合作。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不大,占4%到5%之间,实验区要敞开胸怀,加强文化产业与国际高校的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版权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合作。
最后,我建议强力打造区域的文化生态,积极打造软硬两个环境。首先要加快推进定福庄周边地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将电影院、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纳入实验区的建设规划,形成一个文化生态浓郁的文化定福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