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12个民族世代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孕育了汉族牛哥戏、苗族苗剧、毛南族毛南戏、仫佬族仫佬戏等25个地方剧种,其中小剧种18个。18个小剧种中,汉族桂南采茶戏、壮族师公戏传承发展情况较好;苗剧、仫佬戏名存实亡;壮族提线木偶戏、侗戏、毛南戏、客家山歌戏、牛歌戏、牛娘戏、鹿儿戏、鹩戏等14个小剧种濒临消失。
“可惜现在看不到了”
近日,广西苗族人老吴欣赏了一场大型古装谐趣粤剧《天赐良缘》。观戏的同时他想到了自己民族的戏剧,“很小的时候,我看过苗剧。在我看来,苗剧跟现在的粤剧比,各有各的精彩,只是可惜现在都看不到了。”
苗剧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苗戏发展而来,主要流行于柳州市融水县大苗山一带。1956年,苗剧《哈迈》参加广西群众文艺会演并获奖,随后,广西苗剧被确定为一门民族戏曲剧种。经过老一辈艺人的努力,《征服鬼山》、《勤公砍米筒》、《林海新涛》、《边寨之夜》等广西苗剧代表剧目逐渐诞生,艺术表现形式也逐步固定。由于苗剧在表演中吸收了苗族芦笙舞、嘎芦舞,以及戴面具的芒蒿舞等舞蹈形式,以鼓歌叙事的方式用苗语进行演唱,题材多为生活内容,直白易懂,成为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出现了业余苗剧队近10支。
但随着外出打工潮的到来,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或表演苗剧,纷纷走出苗山打拼生计,原本处于上升阶段的苗剧陷入长期后继无人状态。上世纪80年代末,融水县举办的一次群众文艺会演上的表演成为其在舞台上的绝唱。随着老一辈艺人相继离世,这个仅有30余年发展历史、根基尚浅的剧种在广西已然消失。
无独有偶,西林县级非遗项目那劳句町壮戏代表性传承人苏瑞想介绍,那劳句町壮戏已经在当地传承上千年,如今面临后继无人困境。与那劳句町壮戏有着同样困境的,还有岑溪牛娘戏、昭平木偶戏等一批民族小戏、剧种。
桂南采茶戏成国家级非遗
83岁的李恩阶是玉林市玉州区玉豸村陂头艺术团的创办人。1952年至今,陂头艺术团已发展团员50余人,年演出近40场,成为当地保护、传承桂南采茶戏的重要力量。“因为喜爱,所以坚持办团60多年。因为能得到群众的肯定,所以会坚持下去。”李恩阶说。
桂南采茶戏是主要流传在广西玉林、钦州、贺州、贵港等地的汉族地方戏,有近500年历史。桂南采茶戏表演时,常以锣、鼓、木鱼、唢呐、笛子、二胡等伴奏,以彩带、钱鞭、扇子等为道具,以方言为表演语言,戏中往往有丰富的故事情节,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红白喜事的表演选择。
采茶戏节目是陂头艺术团的拿手好戏之一,为让采茶戏更能被现代观众接受,李恩阶等人注重对表演、说唱、动作、服装等的创新,将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婆媳相处、爱家敬业等题材乃至时政热点灵活地融入剧本,使节目更“潮”,更吸引人。
钦州、贺州、贵港等地民间也自发成立了一大批专注采茶戏艺术的业余文艺团队,参与群众很多。由于群众基础好,这些“文艺轻骑队”或配合政府宣传,或进行惠民演出。有些队伍甚至登上了广西彩调艺术节、小戏小品展演等活动的舞台,长期活跃在当地城乡。
桂南采茶戏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探索创立桂南采茶戏体系也成为了玉林市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我们还要努力推动桂南采茶戏走出广西,走向全国。”玉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张国强表示。
古老艺术如何挽救
据统计,广西18个民族小剧种已濒危14个、消亡2个。桂南采茶戏、壮族师公戏等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但大部分民族剧种,则在缺乏关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日渐式微,甚至消失。
“与粤剧、桂剧等成熟的传统大戏不同,一些民族小戏的艺术表现形式较为粗糙。尽管如此,因其大多歌百姓所乐、表百姓所忧、展百姓所盼,成为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欣赏、艺术享受甚至艺术教育。”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韩德明表示。
2013年,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指出要进一步关心地方戏剧的保护传承问题。针对各地情况,广西各级文化部门也做出了针对性行动,将地方戏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积极发展传承人,搭建展演平台,为业余剧团落实剧团发展基金,以举办常规性培训活动、“三区”人才培训活动助力地方培养戏剧人才等举措,为地方戏曲剧种营造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环境。
广西音乐人潘龙江认为,要打破旧的传统创作观念,建立新的思维与理念,让这些古老艺术拥有新鲜的面貌。“可以将各地的小剧种的音调和唱腔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引导年轻人热爱民族文化。”
对于只能存在于记忆、记载中的民族剧种,能否让它们复活、重现活力?韩德明等认为,这还要进行更多研究和探索才能判断。但民族地方戏曲的保护,政府和民间都不能缺位,在非遗、公共文化、艺术等不同领域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