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期间如果你在影院看到一部名为《超能兔战队》的动画电影,千万不要以为它和不久前热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有啥关系。其实,它只是把片名山寨成国外优秀动画作品以博取关注的“标题党”。
纵观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片名,如《超能兔战队》这样一字之差的准山寨作品并不在少数,如2014年上映的《魔幻仙踪》就像极了2013年上映的奇幻电影《魔境仙踪》,但内容实为主人公和小伙伴们一起找妈妈的故事。而另一部叫《辛巴达历险记》的国产动画电影很难让人不去联想名著《一千零一夜》,不同的是,本土辛巴达并不会航海。如果说《超能兔战队》、《魔幻仙踪》、《辛巴达历险记》只是“巧用”了名字的话,有一部据称今年暑期将上映的《汽车人总动员》则是从内到外都山寨得十分到位,此处不赘言。
在国产动画电影的“起名学”中,除了山寨国外片名,跟风也是一种风气,最典型的莫过于“总动员”,这三个字仿佛成了动画电影万能片名。早在1995年,迪士尼和皮克斯合作推出了动画电影《Toy Story》,直译过来应叫《玩具的故事》,但引进时可能有人觉得直译过于平淡,于是有了《玩具总动员》这个名字。
在那之后,“总动员”渐呈“烂大街”之势:首先是引进动画片在翻译时无节制使用“总动员”一词,如《海底总动员》、《汽车总动员》、《昆虫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等。紧接着,国产动画电影也开始“动员”起来——《潜艇总动员》、《昆塔:盒子总动员》、《摩登森林之美食总动员》、《太空熊猫总动员》,直至今年2月上映的《蜡笔总动员》,可见“动员”效果之显著。
回看当初,之所以将引进动画片取名“总动员”,应是想契合人们喜欢热闹、追求大制作、希望凡事登峰造极的心态。此举不仅催生了一大批“总动员”作品,也使得国内一些动画电影宣发人员简单地认为大片便应该如此取名。事实上,一方面,引进动画的草率翻译让动画片名失去了本意,另一方面,国产动画电影仅忙着在片名做文章,内容制作并未被“动员”起来。
与“总动员”类似,“大冒险”也在成群结队涌现。随着《里约大冒险》的走红,国产动画开始了集体大冒险——《绿林大冒险》、《我是狼之火龙山大冒险》、《波鲁鲁冰雪大冒险》、《终极大冒险》、《巴希库大冒险》,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
也许,片方是想通过片名中“大冒险”“历险记”“总动员”等字眼让观众能够快速对作品产生一种类型定位,引起观看兴趣,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影片的内容和质量。在内容和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靠山寨和跟风片名怎能让观众点赞?
好在我们还有《大闹天宫》、《宝莲灯》、《魁拔》、《藏獒多吉》等,它们没被叫做《天宫大冒险》、《沉香历险记》或《藏獒总动员》。而最近上映的日本动画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打出陪伴牌,从片名就能体会温暖,直击新老粉丝的内心深处。
一部优秀的作品可能会因为名字不够漂亮而损失观众,但一部乏力的作品一定不会因为名字漂亮而聚集人气。更何况,那些高度同质化的名字早已让人“累觉不爱”。也许,动画电影片名撞车的现象能说明中国动画业是在动脑筋,但动得有点儿歪,以小巧劲儿获得最大利益是我们的聪明之处,也是我们的可悲之处。时代的进步会拓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会渐渐明白如何寻找更有价值的东西,国产动画电影“标题党”该醒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