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近期在大银幕、电视荧屏上刮起了“抗战风”,一系列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战火中的芭蕾》、《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百团大战》、《诱狼》、《开罗宣言》等陆续走进观众的视野。
实际上,提到国内抗战题材影视剧,观众十分熟悉,并且已形成了刻板印象——“抗战雷剧”“手撕鬼子”……这些称谓成为近几年抗战题材影视剧的普遍标签。曾经抗战类题材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心中的经典,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年轻的中国观众对国外战争影视作品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国内同类型作品。虽然近年来国内战争题材影视剧生产数量不断增多,然而如曾经的《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那么深入人心的作品并没有多少。作为弘扬主旋律价值的战争题材影片,如何再创经典?
战争题材影片要表现民族的伤痛
抗战电影一直是中国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电影是中国人反抗侵略的记录者和讴歌者。新中国成立之后,抗战电影则作为中国电影艺术中的华彩乐章而历久弥新。同样,在世界范围内,战争影视作品因其对爱国主义等内容的表现而存在共通的情感。
近日,反映中俄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题材的历史战争影片《战火中的芭蕾》在全国公映。这部影片因集结了中、俄著名导演的合作而备受关注:被誉为“俄罗斯的斯皮尔伯格”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担任该片的总监制,因拍摄《冲出亚马逊》、《周恩来在重庆》等影片而被观众熟知的董亚春任该片导演。
与时下大多数抗战题材电影不同,《战火中的芭蕾》并没有集中表现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以一个东北女孩儿的视角,重新审视战争,通过经历成长与死亡、爱情与仇恨后的感悟,重新梳理战争留下的伤痕、罪恶与反抗、杀戮与拯救,从而给观众带来独特的战争片体验。
谈到为何选择这样一个题材与中国电影人合作,米哈尔科夫表示:“每个国家都经历过战争,对战争的记忆并不取决于你是中国人还是俄罗斯人。当战争到来时,不仅是军人,包括普通的男人、女人,所有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卷入战争。战争给予人们的创伤和痛苦是刻骨铭心的,是具有民族特性的。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和俄罗斯在战争片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共通的。”米哈尔科夫认为,正是这种民族性的创痛,因而具有国际性的普世价值。
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年轻观众更喜欢观看类似《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等美国战争影片。记者注意到,虽然这几年上映的国产战争题材电影,也逐渐向好莱坞类型片靠拢,以大制作拍摄宏大的战争场面,但业内人士认为,对好莱坞类型片的生搬硬套,虽使国产战争片在制作水平上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米哈尔科夫直言,美国战争片在视觉效果上吸引了很多观众,但因战争而造成的整个民族的痛苦,在美国战争片中其实是缺失的。“因为只有美国军人参与了战争,那些平民百姓并没有卷入战争,因此美国战争电影缺少类似中国、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的伤痛。”
而如何表现这种民族伤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观念应有变化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战争影片的创作观念,往往会因其要传达的主流价值观而受到局限。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副教授詹庆生看来,传统的宣传片思维、献礼片思维,常常令一些战争影片陷入过往的创作观念,以至于影片最终以宣教的方式变成了电影版的教科书,人物表现非常概念化。
对此,文艺评论家范咏戈认为,“表现战争,最终是要表现战争中的人。从生硬再现到艺术再现,从宏大的战场到人性的刻画,这其实就是艺术创作逐渐成熟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类似《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此类的电影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也正是因为刻画出了战争中人性的复杂。”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像《金陵十三钗》、《南京南京》等表现战争的国产影片已试图在创作理念上进行新的探索,影片呈现出的整体效果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而最近公映的《战火中的芭蕾》,因其聚焦于历史事件下的小人物,被业内称之为时下众多抗战题材作品中的“另类”。观看过《战火中的芭蕾》的观众注意到,影片中没有过往战争类型片常见的宏大战争特效,没有过于残酷、血腥的视觉场景,而是试图以唯美的画面来叙事传情,将人物从战争的背景中凸显出来,着力描绘他们的爱恨情仇,从而引起对战争的反思:战争会摧毁一切美好的东西,不管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这都是一种摧残。
谈及所谓的“另类”,导演董亚春表示:“实际上,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只是尽可能地回避曾经主旋律电影运用的创作套路。”董亚春认为,“主旋律”这一概念的界定其实相当模糊,可以说弘扬主流价值观是全世界电影都在表达的主题,因此并不能说中国战争题材影片就是主旋律电影,就被定格为具有一定表达套路的影片。“恰恰相反,所谓主旋律影片应该存在多种创作手段,创作者需要寻找不同的视角,以观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表现,而不应局限于一种模式。”
在真实的基础上提升叙事能力
与近几年来“雷声不断”的抗战题材电视剧相比,抗战电影在整体上保持了相对严谨的历史态度。但在詹庆生看来,中国战争题材电影还存在“怎样把故事讲好”的问题。尤其是在叙事逻辑方面,国产战争题材影片还达不到“把故事讲得很高明”的水准。
董亚春在谈及与米哈尔科夫合作拍摄《战火中的芭蕾》时坦言,米哈尔科夫对影片叙事核心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叙事逻辑的清晰梳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米哈尔科夫具有大师风范,他能够准确地抓住故事核心,把影片的叙事逻辑梳理清晰,并能够把握影片的情感节奏,对情感段落的表现释放有度。”在董亚春看来,这种能力恰恰是中国战争电影需要提升的方面。
除了“讲好故事”,还要“讲清楚故事”。在董亚春看来,目前抗战影视剧中频繁出现“雷剧”“神剧”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创作者缺乏叙事能力,甚至无法讲清楚战争的过程,“这是一场阻击战,还是一场进攻战?是山地战,还是河川进攻?很多影片只注重表现激烈场面,其实基本的叙事逻辑已经错了。这也反映出战争影片的创作者缺乏基本的军事常识。”
同时,詹庆生提醒当下战争题材电影创作,切忌过多商业元素的装饰和夸大。他认为,商业元素虽然吸引了观众,却割裂了真实的历史,损害了历史的完整性。
董亚春坦承,增加影片的可看性、试图吸引年轻观众是每一位影片创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但是对于一部反映历史战争的影片来说,首先需要大背景的真实、细节的真实,其次要把握住底线,在真实的基础上适当放大或改编。“在有限的空间里做无限的艺术创造是可以的,但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迎合观众的喜好和口味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