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园道生园被拆,引来东莞人一片唏嘘。
尽管莞城相关部门对此给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释——道生园因残破不堪而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并且已是私人住房,其拆除也属于私人行为——但当地在8年前出台的一项规划方案,仍让以上解释显得可疑。依据莞城在2005年出台的《莞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道生园所属地将建设全新的“和园”项目,该项目目前已完成相关手续,并已开始施工。由此看来,在当地政府的发展规划中,有百年历史的道生园被拆除,似乎只是迟早之事。
在民间享有声誉的清代园林,始终难以受到官方的重视和保护,以致最终难逃被拆的噩运,此事正发生在声称要打造“文化名城”的东莞。
道生园是否应该被拆?官方文物保护是否到位?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舆论的广泛讨论。其实放大来看,道生园被拆,更是近些年东莞文化建设的一个沉重注脚,它颇具代表性地反映出东莞某些部门在文化建设上的畸形心态。
东莞从2011年开始打造“文化名城”,计划以5年时间,投入达到50亿元。综合“文化名城”的早期建设方略,其核心包括两点:一是投入资金建成一大批硬件设施,实现文化设施的全城覆盖;二是依托传统节日和文化项目来打造东莞文化软实力。
在此政策背景下,近年来东莞在文化工程的建设上风生水起,大手笔频出,各个镇街也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节。不过,较真而言,部分镇街的文化建设表面上一片繁荣之象,却依然难掩其文化内涵的空洞与浮夸。
出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惯用思维和可能存在的政绩冲动,不少镇街为了“造”出一个文化节,网罗当地的人文古迹、旧闻轶事,有时不惜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甚至编排一套历史传说,仿佛重金打造的文化节当真与当地的历史传统有莫大联系。这样的文化节,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伪文化,既缺乏植源本土的文化内涵,亦难有长久的生命力。事实上,就实际效果而言,有的文化节每年劳民伤财,在招商引资方面也成效甚微。
而在另一方面,一些确实存余某种文化趣味的历史传统和人文古迹,却因为各种现实困难,被官方有意识地忽略掉了。即如道生园,在一些民间专家看来,这座有157年历史园林虽已破败,但部分建筑仍然精美,整座园林也并非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不过,当地对于道生园似乎始终缺乏有效的保护性维修,他们大概宁愿煞费苦心地建造一座仿古的“和园”,也未曾真正试图让现存的历史名园“死而复生”。
笔者并不怀疑东莞官方在文化建设上的魄力与雄心,但诸如文化节跟风而起、清代名园被毁等反面事例,至少能够说明,东莞的文化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相关部门在文化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方面,是否真正遵循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相关部门在文化建设上的重金投入,是将可见的政绩工程作为首要目标,还是真正致力于挖掘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累积良善的人文氛围。若只是着眼于政绩考量,则难免衍生出畸形的发展理念,这正是东莞文化建设所亟需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