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委员代表热议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供给侧改革话题之时,人们注意到在文艺界别小组讨论会上,委员们也提出了文艺界也需要供给侧改革,这让人眼前一亮。 巩汉林委员谈到,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重点在供给,做文化产品也一样,作为艺术家要想有市场,要拿出好的作品出来。这一观点受到文艺界代表的关注,笔者也同意这一观点,文艺界在进行供给侧改革,同样需要坚持创新和精准供给。
大家都看到了,随着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我国文艺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入,文艺体系也日趋完善,但当前文艺领域供给侧产品,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由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迅猛发展所引发的高端文艺需求正在严重外溢,对广大青年一代和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文艺服务依然不足,不能让这他们满意,受欢迎喜爱的文化产品不多。
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什么能在上映62天内收获票房9.56亿元,刷新了内地动画影史记录,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创新,技术加内容的双料创新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网友纷纷点赞称此片是“好莱坞制作”。不管是好莱坞还是港台国产,都深刻反映了民众渴望个性化、精品化、多样化的文艺作品。
从马斯洛对需求层次的论述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人在解决温饱安全之后,就开始有着更高的精神需求。国人已在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渴望高端的文艺需求。所以文艺需要“百花盛开、百鸟争鸣”,同时也要出精出绝活,文艺界进行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针对民众现阶段的文艺需求,创新才是主动力。 当今时代文化产业繁荣正当其时,一些国家走在了前头,主要经验就是了解市场并引领市场,美国大片韩国剧,外加日本动漫,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文化产品能不能占领市场,主要看能不能受市场欢迎,文艺作品也要适销对路。供给侧改革正好就是这个路径,我们的文化新产品要让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层次的人群喜爱,就必须精准对路,精准研究把握市场。 除了年青人这个主流市场,还有近四亿农民工的市场,为他们提供精准的文艺供给,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也是社会和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前不久文化部就切实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出台政策做出部署,文艺工作者如果能深入到农民工生活中,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为这一群体提供精准的文艺供给,就能创做出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