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山县的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历史上的春天。按照平山县实施的文化产业“3831”发展战略,将利用三年时间,招引八类文化企业,培育三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打造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团,把西柏坡国际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国家级文化示范园区。
这是平山县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抉择。平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晋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冶金、热电、建材、矿石开采等传统产业,是平山县的经济支柱。平山还是河北文化资源大县,有西柏坡等红色革命遗址240多处、中山国古城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近300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驼梁等自然景点100余处,享“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石家庄历史文化根脉”、“太行山水精华”等美誉,然而到目前,平山县文化产业的GDP占比还很围绕。
“作为河北省会石家庄的西部生态屏障、饮用水源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结构,是制约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治本之策在于调结构、转方式。”平山县委书记李旭阳说。必须调,如何调?经过多方酝酿、考察,以西柏坡国际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文化核心竞争力,以文化产业引领“绿色崛起”的转型战略最终尘埃落定。
平山县联手果然传媒、传神公司、山西千禧集团等业内知名文化产业公司,倾力建设西柏坡国际文化产业园区。该园区广义上覆盖整个平山县域,重点发展影视、出版印刷、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文化会展、演艺娱乐、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八大文化产业。核心功能区三个,西柏坡景区重点培育发展红色革命文化产业,温塘景区重点培育发展旅游休闲养生产业,中山国景区重点培育发展古文化产业。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揽子”优惠政策随之出台。平山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设立发展专项基金,用于贴息、补助、奖励;获得国家、省、市级的文化产业示范项目,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被列为市级以上传统特色、非遗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的项目、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20万元奖励;新进园区的企业亩均纳税10万元以上的,自投产纳税之日起,3-5年内按企业缴纳所得税及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同时,在土地、规费等方面均按国家规定的最优惠标准执行,县级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收。
目前,以平山县长为董事长的西柏坡国际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展开工作,一批优质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加紧实施。近期重点推动引进全球影视版权分销商果然传媒,注册成立西柏坡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力争第一年购买播出两部电视剧,拍摄《金融部队》、《廉政风暴》等两部以上电影;与山西御禧艺术品有限公司合作,发行“赶考路”邮票和贵金属礼品;加快排演中山古国、三大战役、戎冠秀等优秀表演剧目;引进战略投资者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挖掘重组整合,打造红色革命、历史古迹、绿色生态、特色民俗、休闲养生等文化旅游聚集区,叫响“古都中山国?圣地西柏坡”文化旅游品牌,到2015年,仅文化旅游GDP占比将达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