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微电影”在我国十分走俏,事实上,这种通常在新媒体平台播放的“微电影”是脱胎于国外早已常见的短片。电影诞生之初便是以短片形式出现的,其在电影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长片出现并迅速成为电影主流后,短片则与广大电影观众渐行渐远。然而在电影发源地法国,短片电影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影坛占有重要席位
在法国,时长低于60分钟的电影被视为短片电影。法国是欧洲出产短片电影最多的国家。每年法国生产短片超过2500部,其中1/3是由国家电影中心正式批准制作,其余为民间自由创作的短片。时长不超过20分钟的作品占67%,数字短片占70%。
众所周知,法国每年都会举办为数众多的各类电影节,其中大部分电影节都设有短片单元。如象征法国电影最高荣誉的电影恺撒奖设有“最佳短片奖”;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设有“短片奖”;戛纳国际电影节也设有“戛纳短片”金棕榈奖。专门为短片设立的电影节也很多,里昂维勒尔班纳、巴黎邦丹、格勒诺布尔、埃克斯、尼斯和里尔等地都有一年一度的各类短片电影节。
短片电影扶持政策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电影多功能厅的不断增多,短片电影的放映开始受到院线排挤,放映数量成倍减少。面对这种不利于短片电影发展的局面,法国国家电影中心制定了短片电影扶持政策,资助对象包括故事片、动画片、纪录片和实验电影等各类短片作品。资助范围覆盖了从创作到制片、从推广到放映等各个环节。每年国家电影中心和地方政府对短片电影的资助额度大约2000万欧元。政府还提倡影院在放映正片之前加映短片,即所谓的“短片电影套装放映”制度,对实行这一制度较好的影院,也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1983年,为推广和促进短片电影的发展,一些电影编剧、导演、制片人和电影发行商共同创立了法国短片社,专门负责短片电影放映的协调工作。近30多年以来,短片社在法国构建了一个短片电影的推广和传播网络,实现了短片电影的制作者和传播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短片社拥有短片电影资料厍,存有1万多部自60年代以来制作的各种短片电影,包括故事片、动画片、纪录片或实验片。这个数据库以每年增加几百部新片的速度扩充。
短片社积极推动在电影院线、电影节、露天影院、电视频道、互联网等各种屏幕上放映短片电影,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短片放映活动,推介新秀,发现电影人才。
设立“全国短片日”
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于2011年发起一项全国性的短片文化活动,把12月21日这一天定为全国短片日,法国各地同时举办冬至短片节,围绕短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这一天,各个电影院、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中心、饭店、商场、火车站、机场、校园等公共场所都在放映短片电影。各个电视频道、网站、手机等也都成为短片的传播载体。短片爱好者可以作为一名观众在短片世界里免费遨游,也可以把自己的杰作提供给观众欣赏。
2012年短片节这一天,法国350个城市的1900处场所同时举办了近万场短片文化活动,放映不同类型的短片250部,约250多万人参加这一文化活动。短片节(冬至)与音乐节(夏至)构成姊妹文化节,是法国两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短片驿站”形式多元
经过长期培育,法国短片电影如今已拥有与长片电影平行发展的产业链。法国短片电影在影院的发行原则上由法国短片社具体管理。短片作为一种非典型的电影形式,由于放映时间短并具有鲜明的实验性特点,不太容易融入某些传统的电影传播网络和档期。法国300多家“艺术与实验”影院是法国短片的主要放映院线。此外,数量众多的节庆活动、露天影院、社区平台等是短片必不可少的驿站。
虽然短片电影在影院吸引的观众不如长片电影多,但这并不妨碍观众通过电视、手机、网络媒体观看短片的兴趣。在法国,电视播放短片电影主要集中在收费电影频道、法国电视2台、电视3台、欧洲文化电视频道等。
成为电影人才储备平台
法国几乎所有电影艺术家都是从短片起步的。法国电影人并不简单地把短片视为电影的初稿和迈向长片的踏板,有短片制作经历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拍出优秀的长片。评价一部影视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影响力不以长短为标准。这是因为短片本身是一种完全独立的电影形态,对观众来说与长片一样可以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特别是经典短片的艺术感染力往往并不逊于长片。
短片也是法国电影人才储备平台。由于短片电影制作成本低、相对长片来说进入门槛要低得多,法国短片电影制作者的人数远远超出长片电影的传统创作群体,而且大多是年轻导演。短片电影作为一种最容易让广大电影爱好者接触到的大众艺术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容许进行创作与试验,因此法国每年有2000多部短片问世,也孕育出大批的“见习”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