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内蒙古、江苏三省区文化和旅游厅分别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和谋划今年及“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安徽力争到2025年,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内蒙古开展新时代乌兰牧骑职能建设工程,着力提升乌兰牧骑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江苏围绕“送”文化实效性,推动文化惠民举措转化为可观可感的民生效果。
皖
1月20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在合肥召开。
会议部署“十四五”时期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战略任务,即围绕“1+7”目标体系,以“五个一批”为抓手,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和“五大行动计划”,打造“六大特色板块”,力争到2025年,文化旅游业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创新型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和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让文化和旅游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会议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安徽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和旅游部的部署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统筹做好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和行业复苏振兴,唱响文艺舞台主旋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升安徽文旅品牌影响力,优化文旅市场环境,强化发展能力建设,努力提供更多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内蒙古
1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视频的形式召开全区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
会议就今年全区文化和旅游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一是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活动,组织相关文艺创作,举办相关主题展览,参加全国建党百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全面落实《乌兰牧骑条例》,开展新时代乌兰牧骑职能建设工程,有序推进乌兰牧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乌兰牧骑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推进“网上乌兰牧骑”建设,创新乌兰牧骑服务方式。组织乌兰牧骑交流演出活动,举办自治区第九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打造一批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重点抓好重点剧目创作提升工作。全面推进《中国戏曲剧种全集》内蒙古地方戏曲剧种编纂出版工作,编辑出版《内蒙古传统舞蹈精品集成》,继续推进百名老艺术家口述史采访工作,实施艺术档案馆提档升级工程,加快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二是积极推动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三是深入实施武安州辽塔、阿尔寨石窟、居延遗址等重点文物遗址保护工程,积极推动辽上京、萨拉乌苏、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继续做好辽上京和祖陵、红山文化、阴山岩刻和万里茶道申遗工作等。四是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开展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苏
1月24日,江苏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全面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总结交流2020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研究“十四五”发展思路,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2021年,江苏文旅系统将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融合、高效能治理。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重点抓好全省50部大型舞台剧目、20个小型舞台节目创作提升,完成6部以上主题剧本创作,组织美术书法精品创作。采取线上和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方式,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剧目展演、“百年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组织“百年百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重点提升一批红色旅游景区,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目的地,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红色文化研学旅游项目。
会议指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围绕增强“送”文化实效性,推动文化惠民举措转化为可观可感的民生成果。除了继续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之外,将以城乡社区为重点,通过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启动实施“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计划”“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十四五”期间,通过每年扶持培育200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实行“送、种、育”文化相结合,建设“群众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通过每年扶持打造“颜值”和“气质”兼具的200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居民和游客主客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