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2020年,云南省委宣传部严格按照《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简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和集成效应,有力助推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云南省委宣传部坚持突出重点、公开公正、注重绩效,以因素法和项目法相结合,把资金合理分配到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和各州市,支持深化云南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平稳健康发展。2020年省财政累计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60个文产项目发展,获得显著实效。
为发展壮大省属国有文化企业,投入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面向南亚东南亚互联网电视融合汇聚分发平台、云南"千名网络创作者选拔孵化"、云南出版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中心、开屏新闻客户端全国性主流舆论阵地建设、云南文化云、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云南省级平台、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云平台等项目,支持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为适应疫情常态化要求,推动文化活动数字化转型,省委宣传部探索线上为主,线下点状分布的文化活动举办模式,利用大型文化产业展会,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主办"创意云南2020云上文化产业博览会",搭建"云展会+云开幕+云电商+云数据"四朵云线上展会平台,平台集展示、交流、交易工具、数据追踪功能等为一体,吸引超300家文化企业入驻,展品超3000件,平台商品、活动、直播浏览量累计人次达2328万+,对提升云南文化产业知名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主办丝路云裳七彩云南2020云上民族赛装文化节,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云南服装服饰企业打造一个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展示平台,并通过现场直播为企业"云上卖货",单场直播在线观看量超8万人次,互动超6000人次。
文化产业高度依赖人流量,一些文化企业受到疫情较大冲击,为帮助复工复产,安排省对下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升级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具有良好带动作用的优秀文化企业、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紫陶电商直播中心建设项目、香格里拉市尼西黑陶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项目、杨丽萍大剧院表演区域建设、结合VR/AR技术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建设与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及应用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斑铜制作技艺、瑞丽珠宝玉石人才培训等一批项目获得扶持。
为确保资金使用规范,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分配到省属国有文化企业的资金督促落实到具体项目,分配到州市宣传部的资金,由州市通过阳光云财一网通申报,确保项目信息全过程公开、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此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
除了"管好钱",还要精打细算"花钱"。云南省委宣传部对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重大文化活动采用招标方式完成,在同质基础上选择更优更好且价低的供应商,节约项目资金投入。通过严格招标程序引入市场竞争,在保证质量、提升效率的基础上,全年共产生47万元资金结余,全部归还财政,提高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