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记者从贵阳市统计局获悉,近年来,贵阳市规上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不断增加,截至今年三季度,全市规上文化企业共160户,较上年同期增加29户,同比增长22.1%。其中2022年前三季度新上规企业共40户,已超过近5年来文化企业上规年平均水平(25.4户),上规入统成效明显。
但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以及贵阳市9月以来疫情不利因素等影响,部分文化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低迷,今年前三季度,全市160户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7.21亿元,同比下降0.8%,自2020年全国疫情爆发以来近7个季度首次出现营收减少。
前三季度贵阳市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减少,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文化制造及文化消费受疫情冲击较大。从规模以上文化三大产业看,呈“一升两降”态势,规上文化服务业营收75.80亿元,同比增长6.4%,但规上文化制造业及规上文化批零业受疫情无法开工及物流和供应需求市场限制出现较大波动,各实现营收38.07亿元和53.3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1%和6.9%;二是文化产业结构不优。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7.21亿元,分三大产业看,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营收结构占比分别为22.8%、31.9%和45.3%,文化服务业仍是主导,文化制造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需进一步改善;三是文化新业态带动力弱。2022前三季度,贵阳市文化新业态文化企业共22户,占全市比重13.8%,营收为19.15亿元,同比增长5.6%,新业态产业营收能力稳定发展,但一方面因占比低规模小,作为新增长点的带动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从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看,贵阳市仅涉及7个行业共22家规上文化新业态企业,其余如数字出版、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等行业均为空白,文化新业态发展不足;四是区域发展不均衡。全市规上文化主要集中在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观山湖区,其中两城区的规上文化企业共88户,占全市规上文化企业的一半以上,而三县一市仅有10户规上文化企业,三季度新增26户文化企业三县一市中仅清镇市有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