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旅中国主办的2023年文化和旅游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相关专家解读2023年文化和旅游领域发展变化趋势和亮点,并提出下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下为专家现场发言文字整理。
祁述裕作了题为《202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展望》的演讲,综合分析了202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的六大特征,并对2024年文化产业发展前景提出六方面建议。具体如下:
特征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展现出较强韧性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7.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全国7.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并呈现三个特点,分别是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文化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九大文化行业整体向好。
特征二:不同文化行业发展不均衡
发展不均衡是202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对比2022年数据,2023年九大文化产业呈现“八升一降”整体向好局面,不同文化行业发展不均衡现象更加明显。其中,演出市场热度空前,带动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产业比上年增长63.2%。
特征三: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突出
一是文化新业态成为最活跃、最具成长性力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企业中与互联网服务和数字内容相关的门类如游戏、网络视听等增速领先且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短视频精品化、微短剧井喷、优质网剧迭出和互联网视频平台持续盈利成为标志性现象。
二是数字前沿技术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以ChatGPT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为应用平台带来革命性变化,极大提高创意、影视、娱乐等服务行业的生产效能。同时,传统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成为趋势。如博物馆以虚拟展览、数字文物进行了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创新,演艺机构积极打造“第二剧场”、开辟直播线上经营新路径。
特征四:文化消费活力强劲恢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904元,同比增长17.6%,占当年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的10.8%。与此同时,2023年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比当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高8.6个百分点。见下图。
近年来,各地政府坚持促进文化消费,通过前瞻布局与持续落实推进,一方面通过加强文娱场景营造,打造促进文化消费爆款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完善平台载体建设,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业态集聚度高、文化内涵丰富、多元业态融合的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文旅消费集聚区相继涌现,成为释放大众消费潜能的重要渠道,进一步激发了文化和旅游市场活力。
特征五:文旅融合的内涵和领域不断拓展
2023年以来,“相约看展游”“美食攻略游”“国风汉服旅拍”“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融合发展业态成为文旅新时尚。从“文旅融合”到“文体商旅”等融合发展,文旅融合领域有新拓展,融合模式更加多元化。
特征六:文化产业赋能城乡发展的作用彰显
2023年,首批63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发布后,以“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为抓手,因地制宜、开拓思路,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促,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对于2024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预期,祁述裕表示乐观并提出六方面建议:
发展文化产业,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从消费端看,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在促消费、稳增长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文化消费的状况与城市活力息息相关,文化消费越是活跃,城市越是充满活力、具有吸引力。
文化需求、文化市场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从技术应用来看,数字前沿科技的市场化运用是当前社会创新文化消费的重要突破口,而文化消费市场对新产品的认可进一步刺激数字前沿科技更新,二者相得益彰。因此,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催化剂。
紧抓前沿技术,抢抓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先机
一是积极谋划布局前沿科技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引导促进文化产业与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显示、未来网络等融合发展。二是要立足国际视野,在游戏、影视、购物、社交、旅游等领域建设一批全球性内容平台。三是依托数字集成技术和网络游戏创造的IP,推动娱乐主题公园提档升级,打造全新娱乐模式。四是加强传统文化行业数字化内容、形式和交互体验等创新,开辟新的内容生产、用户连接和商业模式。
重视特色资源禀赋,提质增效差异化发展
一是对各地区文化资源发掘应坚持差异化原则。二是重视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突出文化资源优势价值转化。三是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带、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围绕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优势,规划布局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带、优势产业群,加强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重视发挥文化产业的人文价值
一是重视发挥文化产业在涵养、提升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二是在充分发挥数字化促进文化信息生产、流通方面作用的同时,兼顾解决数字鸿沟、精神心理、社会伦理、权益保护等诸多问题,更加注重引导文化价值取向,强化人文关怀,推动“技术向善”。
创新管理方式
数字时代文化生态日趋繁复,新旧文化业态更替提速,文化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迫切需要秉持适应性治理理念,对新业态、新产品、新型经营模式等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的原则,做到敏捷治理、协同治理、包容治理。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访问教授祁述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