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不断做大做强县域特色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让文化链变现,提升传统文化的价值,打造出木旋玩具、中国结、二胡、草柳编等非遗文化产业带,成为带动群众就业致富的“金饭碗”。
据了解,郯城县现有木旋玩具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另外还有中国结传统编制技艺、琅琊草编制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杞柳传统编织技艺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3项。其中中国结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70%以上、二胡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切实让文化链变成货真价实的“金项链”。
“做强特色文化产业,既是传承郯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郯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雪峰介绍,近年来,郯城县以省、市启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为契机,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让“小手艺创造大财富”,推动郯城特色文化产业成为拉动就业、造福百姓、叫响品牌的新名片,逐步探索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郯城模式”。
手造+园区
创新产业引领
郯城县推动特色文化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集聚,促进生产现代化、产业规模化。发挥手造专业村优势,依托二胡、草柳编、中国结等重点专业村,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结、木旋玩具等小微产业园区。
郯城木玩产业园规划占地500亩、总投资10亿元,园区建成后,可实现200余家企业入驻,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年产值12亿元、纳税6000余万元。目前,已完成东区4.75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入驻企业20家,年产值达2亿元。西区2.3万平方米厂房正在建设,已有意向入驻企业6家。
庙山镇薛庄柳编电商产业园一期入驻电商大户40余家,配套建设快递物流中心、工艺培训中心、柳编博物馆、柳编产品展厅,成为省内较有影响的电商园区。
手造+就业
突出企业引领
郯城县坚持以村助企、以企带村,依托高大制帽、美德、轩然、巧艺等特色工艺品企业,探索实行“企业+分厂+代加工点+就业”模式,通过总厂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就业、进村设立加工点带动群众就地就业、送料加工辐射至特定人口实现居家就业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胜利镇高大制帽厂利用农户闲散时间,在胜利镇及周边设50个代加工点,由技术人员传授草编技艺,每个加工点可实现3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红花镇在12个行政村设120多个中国结代加工点,每个代加工点可带动100余人就业,整个产业可辐射带动周边1万余人从事中国结编织,每人每年增收7000元以上。
资料图片
手造+电商
突出市场引领
探索完善免费提供场所、组织技术培训、给予网费补助、补助贷款贴息等扶持手段,引导群众参与特色文化产品生产销售,打造“手造新网红”,拓宽手造电商发展产业链,形成以庙山薛庄村、胜利高大村、红花大院子北村为代表的网店销售专业村。
庙山镇薛庄村现有柳编电商户388户、网店462个,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上的42家,年收益百万以上的24家。红花镇的临沂巧艺电子商贸有限公司拥有“福源祥”“巨宝”“家和福顺”3大品牌,在天猫、京东、阿里巴巴开设网上运营店9家,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
手造+培训
突出人才引领
发挥非遗传承人示范引领作用,连续多年举办中国结编织大赛、二胡制作大赛等活动,切实搞好技艺培训,积极传承发展传统手工艺。庙山镇在柳编电商产业园建设实训基地、手造工坊等场所,组织开展柳编加工技巧培训,采用培训加传承、固定加灵活的模式,对周边群众进行培训,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常年向群众免费开展木旋、编织、乐器制作、剪纸等非遗项目培训。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开设10门非遗课程,年受益学生3000余人。严格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奖补2万元、6000元、3000元,非遗传承人入选市级乡村人才,每人每月奖补600元。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中国结、二胡、木旋玩具等工艺品具有地域特色强、市场前景好、工艺容易学等特点,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好产业。庙山镇乐泉村被誉为“江北乐器第一村”,有二胡制作手工作坊上百家,注册“乐泉”“鲁杰”等商标50余个,年产值达4亿元。
“郯城县传统特色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引导,叫响文化产业郯城品牌;做好龙头带动,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做好示范带动作用;塑造品牌效应,申报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统一园区入驻,打造一批小微企业园区,规范产业化管理,把郯城县域特色文化做成金牌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郯城县委书记王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