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2日傍晚时分,长白万象汇4楼万象影城6号杜比影院内,坐满了前来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观众。猫眼专业版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当日15时的15天内,沈阳约134万人次参与了这项被网友戏称的“百亿项目”,贡献票房6300万元。
电影院内的热闹欢腾是沈阳市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一个缩影。
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攀升
“看完之后觉得不仅是看了一部好看的动画片那么简单,还获得了很多知识。比如和孩子一起探讨了为何冰不导电。总之收获很大,想和家人一起二刷。”观看完电影的市民周广生告诉记者,即便他观看的电影每张票价要60多元,依然觉得很超值。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沈阳市民在观影上的消费金额已经达到了1.28亿元。
在嘻哈包袱铺老北市景区剧场,带孩子来听相声的刘女士直言“没想到”。“两个多小时,包袱很多,孩子能坐得住、听得进去,真是老少咸宜的文娱体验,也是适合全家亲子活动的打卡地。”逛完老北市听一场相声歇歇脚,蛇年新春,嘻哈包袱铺场场爆满,欢声笑语不断。
新华书店马路湾书店重新装修后营业即成“顶流”,座位上坐满了大大小小的读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听讲座、喝咖啡、买文创,书店的服务内容不断“上新”,为市民提供超乎阅读之上的文化消费场所。
剧院、博物馆、景区等沈城诸多文化娱乐旅游场所内,都出现了人群熙攘的一幕,消费热潮涌动。
“近年来,百姓在物质享受得到基本满足后,精神文化消费需求逐渐攀升。”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专家分析,受此带动,沈阳居民文娱消费热情高涨。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沈阳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297元,同比增长11.2%。在支出额上,高出全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水平1108元;在增速上,高出全国1.4个百分点。
丰富供给让文化消费更红火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化土壤无形而持久的浸润,为文娱消费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供给。
位于大东区的主角儿沉浸式主题乐园近日又“上新”了唐宋风华沉浸式少儿研学馆。馆内,每处都藏着惊喜。给孩子换上精美仿宋代服饰,专业梳妆老师帮忙搭配发髻发饰;书院里,笔墨纸砚摆放整齐,孩子跟着“夫子”诵读、研习,和大儒“对话”;在茶肆,看“茶博士”点茶,孩子亲手体验碾茶、点茶,品味宋茶的独特韵味;鲁班阁内,认识神奇的榫卯结构,制作木盒小物件,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作为东北首家国风沉浸式主题乐园,主角儿沉浸式主题乐园在蛇年新春给市民带来了一场全新的文化消费体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沈阳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为创作和演出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人才保障。
丝管绕梁,云袂飘摇。“老沈阳寻凤记”第十一季“宋潮·万物归元”每天15时、18时两个时段在老北市真有贺一楼全域呈现,猜灯谜、夹汤圆、投壶、踢毽子等经典非遗民俗活动形成一条极具特色的文化长廊,让每一位市民和游客从“看景”到“入景”,沉浸其中。
内容百花齐放,场景推陈出新,活力不断释放。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1月份,沈阳规模以上单位体育表演服务、体育场馆管理、文艺创作与表演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5倍、2.3倍、66%。2024年,沈阳市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1152元,同比增长18.3%。
文化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供需两旺的沈城文化消费市场正展现出一幅魅力四射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