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举行“加快建设具有高新特色的高水平文化强区”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滨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党委新闻发言人翟慧清介绍,该区出台“文化之滨”扶持政策40条,每年财政专项资金不少于1亿元用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
目前,高新区(滨江)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3.5岁,被称为“青”爱的城。为健全完善具有青春味、真理味的“滨滨有理”理论学习体系,该区持续擦亮“滨青开讲吧”金名片,打造具有滨江特色的“主播第一课”品牌,开展“滨江有为青年说”等活动,让理论宣讲更加有“知”有“味”。
如何让新老滨江人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丰富精神生活?翟慧清表示,高新区(滨江)紧扣发展实际和群众对精神文明生活需求,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改革,文明观赛(演)试点工作、“有礼之‘道’”礼让名城新范例、“滨滨有礼·文明四季”品牌活动等区域有礼实践成果,让文明风尚为滨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广泛深沉的人文精神。
2024年,高新区(滨江)举办“樱花跑”“滨江四季”等群众性文化活动700余场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大型赛事、演艺活动精彩纷呈,文旅融合加速发展。
在提升文化产业能级方面,2024年高新区(滨江)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810.6亿元,占该区GDP28.1%。特别是引入社会力量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上,该区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办活动扶持机制,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一批标志性文化品牌项目助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当日发布会上,翟慧清解读了《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全面加快建设具有高新特色的高水平文化强区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
该《实施方案》提出要统筹推进以文铸魂、以文赋能、以文兴业、以文润城、以文惠民、以文促融,全面加快建设具有高新特色的高水平文化强区。
具体而言,《实施方案》根据城市气质、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提出“文化融合、创新驱动、数智赋能”3个发展导向,以及“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等改革创新举措,针对如何用好高新区(滨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数字经济发达、创新活力强劲等优势资源提出了具体举措。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实施方案》还提出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推进人文经济繁荣发展、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建设重点文化交流平台、培育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等重点工作。
“我们将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高新区(滨江)提供更加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利的文化条件。”翟慧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