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讨会以榆林文旅成立为契机,邀请到来自海内外的30多位文化旅游界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聚一堂,以国际化的视野,专业化的理念,浓郁的人文情节,从历史保护、文化传承、旅游规划、文化园区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艺术演出、资本运作、影视剧投资等不同角度,诤语良言,思想交锋,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同时也为榆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理论和经验。现将部分领导嘉宾发言摘录如下:
榆林市市长陆治原(左一)向榆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涛颁发营业执照
榆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现场
胡志强
榆林市市委书记
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与陕文投集团的合作,榆林文旅承载着榆林人民“繁荣榆林文化 成就文化榆林”的梦想,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广泛学习借鉴国际国内文化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成为榆林文化旅游发展的总操盘手,成为探索榆林转型发展模式的探索者和先行者。
王 勇
陕文投集团总经理
榆林文旅公司是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相融合的产物,既要承担文化责任,又要维护和实现股东的利益,我们相信在榆林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合作方精诚团结下,榆林文旅一定能以国际一流的理念打造优异业绩,为榆林文化大繁荣做出贡献。
陆治原
榆林市市长
榆林文旅公司的成立,是榆林市文化旅游界的一件大事和盛事,市政府希望以其为依托,推动榆林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榆林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与我市创新转型的总体思路相吻合,对于快速发展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文化强市和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印
榆林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
榆林经济从高速到中速,目前是换挡时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突破口。此外,文化旅游产业也是继承榆林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文化产业建设将进一步彰显榆林文化独特魅力,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位同时,也为榆林打造陕甘宁蒙晋区域中心提供核心竞争力。
Alastair M Morrison
国际旅游学会主席、美国普渡大学教授
虽然中国和欧洲、北美的小城市差别很大,但我仍然认为可以从那里的城市旅游业中学到很多东西,我要告诉大家,第一,不要变得跟其他城市一样;第二,榆林也好,其他城市也好,都必须要有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形象;第三,我们发展旅游业,行动要大胆,想法要细致;最后一点也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让文化和历史“复活”。
Oliver SEDLINGER
亚太旅游协会PATA专家、德国国家旅游局原中国首席代表
欧洲有一个城市联盟,包括法国、意大利、德国等许多国家的城市都加入其中,一起分享市场调查信息,一起组团去美国、中国等海外地区推广宣传,可以省很多钱,很多时间。我相信榆林政府发展文化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而且我觉得大家应该支持,应该给予鼓励。
Winka Dubbeldam
纽约国际建筑设计师协会首席设计师、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研究生院院长
我很喜欢榆林这座城市,我认为它的发展必须综合文化、旅游、商务、历史、设计。在做规划时要把文化特色融合进来,文化包括艺术、戏剧、音乐等,所有这些都融入进来打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引入全球设计理念、全球生活方式时候,也要融入当地文化,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然后是人性化的连接和设计!
肖云儒
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文联原副主席
榆林文旅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哪些转型呢?第一是榆林文化旅游开始由资源型旅游文化上升为品牌资本型的旅游文化;第二是由透支这块土地转到投资这块土地;第三是思想方法要变,我们要像卖煤一样卖我们的文化,这是一种高层次营销活动。我建议打造走西口旅游线,包括一河一山一城一湖一歌,即黄河、白云山、榆林老城、红碱淖、陕北民歌。
杨维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第二研究室主任
榆林要培育文化旅游业,首先要分析我们差异化的资源优势是什么?第二,要确定目标客户,然后基于这样的目标客户和未来市场策划项目,策划出适合你的竞争战略和客户战略这样的项目。榆林市构造这么一个平台抓手,亲自去做一些市场看不到的,投资建设比较长的项目,然后起引领带动作用。因此成立榆林文旅公司是必要的。
邱震海
凤凰卫视主持人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有可能大家都会说科威特是“中国榆林”,这里也许会走出很多产业,不但更好的提升榆林形象,提升榆林文化,同时也为中华文明创造一个更加璀璨的名称,如果有那么一天,再回过头来我们想,2013年11月2日就是我们的起点。
张宝通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我对榆林旅游业非常看好,榆林是个经济热点城市,对文化需求很大。现在榆林文旅公司确定的几个项目很好,都是要把榆林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然后再扩大,包括白云山、丹霞地貌等。现在我们产业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差,所以我们要多元化,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盛永利
北京大地风景总裁(合伙人)
陕文投集团入驻榆林,给榆林带来三点变化。一是让榆林从抓经济到抓文化;二是陕文投有一整套产业链开发的思想,传导了一个比较好的产业链;三是把旅游当成一个真正经济类型来做,走出以往旅游的误区,把它看成像工业或者别的产业那样来做。
衣 玮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文化产业分院院长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链或经济效益,在做文化挖掘和研究时要一步一步来。我希望陕文投进入榆林后,给这个区域在从商道路上提供新的探索和探究内容,能够在这个领域开辟矿产资源城市商务旅游新业态以及新方式。
王振宇
王志刚工作室策划总监
新型城镇化强调休闲的灵魂是文化,我觉得陕文投集团未来在榆林寻求文化制高点,国际化的制高点,统万城是非常好的题材。可以拍一个以统万城为标识,匈奴为题材的片子。我希望榆林在强大的经济后盾支撑下,能够崛起,成为一座颇具特色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杜闻伟
浙江影视集团副总经理
榆林文旅公司的发展,创新非常重要,另外一定要和现代传媒结合,一定要打时尚牌,要跟影视产业结合,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它的传播效应将是巨大的,我希望榆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更好。
杨 强
成都文旅集团产品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榆林文化旅游发展要在差异化上做文章,榆林文旅所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必须符合中国大的旅游产业,这样一个转型升级大趋势下,做好我们本地文化旅游项目转型升级发展,度假化将是榆林开发文化旅游很重要的趋势。
庄 莹
西安曲江文旅集团副总经理
做文化旅游要找准高度和角度,一个是文化高度,一个是旅游角度。做大文章,大产业,大区域,同时必须做小的细节、小的项目和小的内容,我们不仅要自己创造文化旅游的项目,而且要带领当地中小型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整个产业才会做的更加完善和顺畅。
刘志勇
西安曲江演艺集团总经理
演出是旅游业的延续和支撑,旅游大环境要想发展起来,还应该把沉积的历史用科技包装起来,让它变得更加鲜活。比如榆林古城非常美丽,可以打造一台非常震撼的、符合当地特色的节目,主要还是以科技来包装,原生态的演出不能完全满足旅游业的需要。
赵大地
著名歌唱演员
我是地道的榆林人,我们陕北地貌积聚了西部地区所有特征,东边有黄河,有船夫曲;南边是窑洞,有陕北小曲;西边有古道长城,有信天游;北边有大漠草原,有满汉调、爬山调。要做好榆林的文化旅游,前提是把陕北花上一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好好调研一下,根据一座城的特色而作,不要雷同。
陈少峰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现代文化旅游需求讲究直接性、娱乐性、新奇性,所以文化旅游发展应借鉴现代文化产业的做法,用现代手法包装推广文化产业尤为重要。如前不久的汉字听写大赛,既提升了兴趣,又能形成产业。我们现在做文化旅游,要讲究创意,做主题公园,做演出,做服务,做长恨歌,要把白天资源和夜晚资源进行深度对接,让人们在夜间也能够消费。
与会嘉宾共同见证榆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