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片源,缺乏运作经验,也缺乏坚定不移的消费者,这就是中国艺术电影面临的现实
这几年,关于组建国内电影艺术院线或放映联盟的信息不时见诸报端,但几乎还没有成功的实践。往往都是前期“雷声大”,后来“雨点小”,慢慢地就无声无息了。是我们的片源不足吗,抑或是观影群体过于小众?真正的电影艺术院线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我本人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从事节目策划工作,成天与影迷打交道。每逢有热门活动的时候,电影资料馆就会汇聚大量的观众。去年我们策划的台湾导演侯孝贤电影回顾展,购票的队伍足足排了两三百米;而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大卫·里恩作品修复放映,600多张《阿拉伯的劳伦斯》电影票,在两天共4个小时的售票时间内就销售一空。我经常在心里打起如意算盘:北京2000多万人口,文艺青年最少也有百八十万,就凭他们养活一批艺术电影机构还不是挺简单的事儿吗?
可实际上,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偌大的北京,遍布着各类电影放映机构,有政府背景的(如电影资料馆)、高校背景的(如北京电影学院)、外资背景的(如尤伦斯艺术中心)、外交背景的(如法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等)以及各种民间文艺场所。可在这林林总总的放映场所中,真正属于产业化运行的,只有2009年由香港资深电影人江志强创办的百老汇电影中心。据说,这家影院成立之初的几年也都是赔本经营,直到近期才实现收支平衡。如果文艺青年们的钱都那么好赚,北京又怎会只有一家百老汇?再扩大点来看,如今北京一地集中了全国80%的艺术电影放映资源,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下也只能勉力维持一家正规艺术影院,其它城市的境遇可想而知。如果把艺术影院盲目地扩张为艺术院线,前景实在不让人看好。
中国不是不需要艺术院线,但目前的客观现实决定了还不具备健康运行的基础。
首先,是影院经营定位的问题。艺术影院之所以冠以“艺术”二字,所选影片的艺术性是最核心的要求,它同主流的商业娱乐影片虽有一定的交叉,但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放映这种影片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花钱去做一场舒服惬意的白日梦,而是要肩负起一定的提升观众审美水平的功能,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艺术素养。中国电影目前虽然年产800部以上,但是符合这个要求的影片仍然是稀缺的。
紧接着,就是配额限制问题。艺术影院一定是兼容并包的,有国产影片也有外国影片,有新片也有老片。而我国目前的进口片配额仅有50部左右,绝大部分都被好莱坞商业电影占据,艺术电影凤毛麟角。想在电影院里观看来自欧洲、亚洲的艺术电影佳作,很不容易。
最后,在受众环节我们现在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艺术电影在中国的接受度相对较低,而且我们的艺术电影受众往往“眼高手低”,他们大多具备高等文化学历,但平时常常通过网络下载的途径免费观摩电影,眼光高而消费水平低。据我的观察,当电影票价超过40元时,通常大部分人都会转而选择上网寻找片源。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说到,当他们的固定会员发展到一万人以上时,速度开始明显放缓。这正说明,尽管北京的文艺青年总量很大,但其中真正愿意来影院消费艺术电影的少得可怜。
这就是中国艺术电影面临的残酷现实:缺乏片源,缺乏运作经验,也缺乏坚定不移的消费者。
今天,中国电影的银幕数已经超过了1.6万块,我坚信这个数字再增长到一定程度,电影市场必然会产生细分,如何形成差异化的特色经营,将成为主流院线所考虑的一个问题,这或许会给艺术电影带来一次契机:虽然艺术电影对于票房的提升意义并不太大,却可以显著地提升影院整体的文化品位和品牌美誉度。听说上海、北京将规划出台对于艺术电影放映的补贴办法,艺术电影会不会就此迎来真正的春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