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吴江波:确保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取得实效
9月4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吴江波在论坛上发言。他表示,尽管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基础坚实、前景广阔,但仍需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思路下,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建立区域间协调机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实施一批具体合作项目,切实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引向深入,确保取得实效。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此次论坛,与各位共同探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有关问题。此次论坛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财政部文资办、中国文化产业协会联合主办,得到了陕西省文化厅、财政厅、西部文博会组委会、曲江新区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承办单位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感谢!借此机会,我想就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分享几点看法。
一、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背景
自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以来,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建设“一带一路”逐步形成共识。2000多年来,丝绸之路在推动东西方经贸交流、文化融合、文明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世人所称颂。200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文化不仅要成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的纽带,更要全方位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特别要是发挥文化产业在拉动经济发展、扩大经贸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促进政策沟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近年来,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财政部文资办,在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作发展方面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具体工作。今年3月,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发布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这是第一个国家层面上的区域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对于规划范围内7省(区)、31市(州)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以西北、西南等欠发达地区为核心,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集聚区,在产业发展上不能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要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同时,沿线地区又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可以将沿线地区相关省区和城市串联起来,更好地发掘沿线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在切实增强丝绸之路国内沿线的文化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做出应有贡献。
二、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1.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是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倡议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央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旨在通过各种合作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社会民间资本,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提高区域经贸和文化交流水平,最大程度上惠及广大民众。文化产业不仅具有强大的经济效应,还可以通过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的理念,加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沟通互信。因此,推动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加强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题中之义。
2.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是优化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重要探索。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但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与经济发展相类似的问题。由于行政体制条块分割,地区间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各自为战、缺乏协调,导致缺少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因盲目发展造成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可以说,区域分割带来的区域布局不合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理念在文化产业领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通过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打破按照行业、按照行政区划单打独斗的状况,防止和克服盲目性,避免地区间基于短期利益的博弈,将会对改善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区域布局问题起到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3.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有助于满足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发展势头,但总体来看,文化消费需求还远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发展空间巨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还有待培育,另一方面也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有关。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创新活力,特别是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文化特色,提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可以有效推动沿线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从而为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优质文化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三、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
尽管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基础坚实、前景广阔,但仍需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思路下,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建立区域间协调机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实施一批具体合作项目,切实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引向深入,确保取得实效。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出台《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战略规划》。自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文化部即与财政部密切联系,将研究编制《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战略规划》提上议事日程,委托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开展前期研究。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将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深入论证、修改完善。战略规划的编制,一是要与国家“一带一路”整体规划相衔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二是遵循国内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并重的原则,以提升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为基础,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和文化交流;三是根据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化产业实际情况,体现特点和地方特色,促进各地区文化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2.建立区域间协调机制。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涉及多个地区,要根据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文化资源状况,充分发挥现有区域合作框架作用,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机制,坚持统筹协调、联动发展,加强沿线地区的文化产业分工和协作。各地要积极开放文化市场,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鼓励文化企业跨区域经营,实现文化旅游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建设相对集中的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要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推动文化资源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文化市场深度融合,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重点突出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布局。
3.切实落实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近年来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是集聚生产要素、突破瓶颈制约、推进结构优化、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措施。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已经建成运行了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加强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征集发布、宣传推介、融资洽谈、对接落地等全方位服务。我们将依托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加强对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和服务,带动和支撑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4.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除了需要政府部门摸清家底、做好规划和制度设计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这其中,尤其要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和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政府部门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对各类文化市场主体的支持和培育,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把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和做强做优本地文化企业有机结合。
5.加强国际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要适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战略的需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在更大的国际平台上谋划文化产业发展。要完善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结合丝绸之路沿线的优势文化产业资源,积极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产业对话,促进与沿线各国文化市场相互开放和文化资源整合,提升文化产业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促进各方互利共赢。要鼓励文化企业在沿线各国开展项目推介、产品展销、投资合作,要充分发挥展会等交流交易平台的作用,办好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文化展会,搭建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优秀文化资源、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走向国际的重要平台。
最后,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中秋佳节将至,祝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节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