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聚焦2017全国两会 > 详细内容
赵光育委员:少数民族“非遗”传承要流淌在学校教育的血液里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取得可喜成绩,一大批宝贵少数民族“非遗”入选世界级和国家级保护名录,但依旧有众多的优秀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濒临灭绝。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浙江省委副主委赵光育在今年递交两会的提案中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与教育相融合。
据统计,目前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遗名录共计1371项,其中少数民族项目有838项,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的人类口述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先后有26项列入,其中少数民族项目10项,而被列入3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2项是少数民族项目。
面对如此众多的优秀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赵光育表示,推进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与教育结合有着重要意义。
赵光育认为如今存在两大结合难题,一是少数民族“非遗”的濒危与消亡速度惊人。多元文化的冲击、传承人的锐减、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与保护意识欠缺等因素,都在加速少数民族“非遗”的濒危与消亡。二是很多院校和地方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牵手院校”等活动,多数都是根据自己校方的兴趣和上级要求,应付性地开展一些“非遗”教育,并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严重制约“非遗”教育发展和提升,前景令人堪忧。
如何才能停止少数民族“非遗”消亡的步伐?又如何让“非遗”教育传承不再流于形式?少数民族“非遗”的教育传承之路,指明灯又在何处?在提案中赵光育提出了三条建议。
1、加强政策法规引领。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专门出台一部引领全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教育相结合的法规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考、中考的升学考试中,制定相应考评制度,以加分的形式鼓励初高中生传承“非遗”项目。将少数民族“非遗”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年终考核体系,倒逼学校、教育部门重视“非遗”教育。
2、做好“非遗”教育规划。由文化部、教育部牵头制定一部“非遗”教育规划,明确“非遗”教育阶段性目标。编制一批“非遗”教材,由省级教育部门与“非遗”部门牵头,选取本省代表性强、适宜编订教材的“非遗”项目,编制一批“非遗”普及教材;在少数民族地区,鼓励各校与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开展合作,编订少数民族“非遗”校本教材。
3、建立“非遗”教育体系。在幼儿园、中小学选取体验性、趣味性强的“非遗”项目,通过“非遗”活动周、“非遗”主题班会等方式,着重开展非遗普及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着重将少数民族歌舞、手工艺、体育等“非遗”项目与音体美课程相融合,培养学生“非遗”兴趣及特长。在大专院校设置少数民族“非遗”专业,以职业院校为主体,培养“非遗”技艺人才;以本科高校为主体,采取开设专业、选修课等方式,培养“非遗”保护、传承研究型人才及“非遗”项目市场化运营人才,缓解大专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问题。从国家层面专门设立少数民族“非遗”院校,聘请国家级传承人为院校的讲师,选取有潜力的、有一定成绩的中青年“非遗”技艺人才,培养高层次的“非遗”传承人。
赵光育说,当覆盖全体学生、体系完整、联系社会的学校“非遗”教育形成之时,“非遗”才能实实在在地流淌在学校的血液里,才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