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聚焦2017全国两会 > 详细内容
周予援委员:演出票价虚高 降降文化产业市场的“高血压”
“什么时候高票价能够降下来?”这个问题,困扰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好几年。如何让社会大众更多地走进剧场、欣赏优质的艺术成果?这件始终悬而未决的事情,成了他心里一个越拧越大的疙瘩。
“有一句话叫做‘让文化走向大众’,可一张演出票动辄好几百甚至上千,这么昂贵的文化,让大众如何亲近?脱离大众的文化又能有多少生命力?”周予援为此感到担忧。党的十八大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正如周予援委员所说,“艺术教育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然而,与国民收入不成正比的高票价,把普通观众挡在了剧场外。
无独有偶,不仅艺术演出票价高不可攀,文化的另外一些大门也同样在变窄。周予援举例:“比如电影,一张电影票百元左右,三口之家看一场电影要花费二三百元,这对于工薪阶层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现在一些好作品,演个5场10场就收了,不能形成常态,前期的成本全都压在了有限的演出场次上,自然抬高了票价。”周予援委员分析说,除此以外,把文化养成“贵族”的原因还有诸如演出成本增加、赠票泛滥成灾等,“好比4000个席位的一场演唱会,赠票高达一半,因此所有成本都要摊到剩下的那2000张门票上。”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润物无声的意义。可高价文化不利于舞台艺术的发展,更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周予援委员直指文化产业市场的高票价是虚火,是“高血压”,需要尽快想办法降下来,避免“虚火”最终变成“虚脱”。
“文化既然已形成了产业,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发展。这个市场规律,就是价格机制。然而文化产业市场在管理上缺乏有效、及时的调控机制和手段,捞一把再说的心态比比皆是。”在他看来,规范市场运作关键是要理顺文化与受众的关系,这一点如果不清晰,高票价问题将得不到重视,也就更加难以得到根治,“舞台艺术要让社会公众喜欢看、看得起,能够在留住老观众的同时吸引并培养潜在的新观众。一部优秀的作品,应该要常演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