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聚焦2018年全国两会 > 详细内容
贾平凹代表:要以优秀作品涵养国家的文化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如何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作家如何通过作品涵养国家的文化自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贾平凹用浓浓的陕西口音提出这样的问题。
贾平凹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他最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文化方面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还特意强调要繁荣文艺创作。
“我们讲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很多作家同行讨论时都在问,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他表示,我们的文化自信主要来自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自文学经典和无处不在的历史古迹。
“文学是文化的先声。”贾平凹说,从《诗经》《史记》到唐诗宋词,到《红楼梦》,再到鲁迅先生的作品等,我们的文学经典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里、骨子里。同时,无处不在的历史古迹,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的,无论是建筑还是展品,都体现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悠久和辉煌,都给予我们作为子孙后代的光荣和自豪。
贾平凹的作品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充满浓郁的陕西特色。和很多陕西籍作家一样,贾平凹始终关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乡村和城市,关注着最朴实、最卑微的劳动者的命运。
作为一名作家,该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涵养国家的文化自信?
贾平凹代表表示:“通过作品关注中国、梳理中国人的历史和现实,本身就是在为建立文化自信尽一份力量。”
贾平凹的家乡陕西,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是全国的文学重镇,陆续涌现出路遥、陈忠实等一批文学家,他们创作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作品不仅为陕西赢得了荣誉,更为我国当代文学贡献了一大批非常有生命力、影响力的作品。“对一个地方来说,文学人才非常重要。就像城市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好的大学有几个好教授一样。”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