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聚焦2023年全国两会 > 详细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徐玖平:文化自信产业自强 推动中华服饰文化融合创新发展 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徐玖平,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角度,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推动中华服饰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提案。
徐玖平认为,中华服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文化自信的时代表征。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却没有能够在外交、商务、节庆等正式场合穿着,代表国家民族形象的正式礼仪服装,我国有国歌、国旗,却没有国服。2017年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特别提出“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传承中华服饰文化,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广应用民族性与时代性、国际性相协调的中华服饰,已提上日程。
必要与可行
一是国内大众、华侨、中国留学生强烈的爱国精神,催生深切的中华服饰诉求,不仅已形成巨大消费市场,更盼望以其增强大国形象,向世界表达国家自信、民族自豪。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家、院校、文艺界、时尚界均已关注数十年,在文化研讨、实践应用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三是我国纺织工业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为中华服饰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但中华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亟需顶层设计,调动更多力量深度参与。
建议与期待
当记者问及对推动中华服饰文化融合创新有何具体构想,对其产业发展未来有何期许,徐玖平教授建议:
一、明确“华服”概念,为中华服饰文化产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
经过多次调研,征求各方意见,提出“华服”概念的大致标述为:华服即承载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特色正式服装。
华服宜称中华现代汉服。汉服的演进,历朝历代皆有自己风格,精髓一直在传承,而又与周边民族服饰风格融合,体现了各时代个性与多样性,所以汉服之意丰富而多彩,正是中华民族融合过程中多元一体的体现。无论是近代的中山装、学生装、青年装,还是现在年轻人追捧之国潮,目前的汉服之路仍显得较窄。应借年轻人喜爱国潮之风尚,助推汉服文化融合创新,呈现汉服文化的当代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在全球展现汉服雍容之礼仪,龙腾天下,凤凰来仪,因势利导,成就民族文化于世界之林。
华服作为中国人自己的正装必须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西方把正装称作“西服”,我们东方大国亦可把正装称为“东服”。华服属通用名词很难注册商标获得保护,而“东服”则没有这个问题。市场监管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为中华服饰文化产业提供全过程、全产业链的原创设计认证、商标、品牌等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服务。
据我所知,中华汉服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践行者、引领者,全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文旅康养校友会会长陈先德及其团队已成功获得“东服”商标,并与中纺联携手在全国率先举办了“中国华服设计大奖赛”、“中国汉服设计大奖赛”。
二、编制推动中华服饰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建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研发机构、龙头企业、展贸平台,共同编制《关于推动中华服饰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推动重点地区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支持有基础的地区和企业先行先试,选址建设中华服饰创意设计制造营销产业园区,以第三产业为龙头带动当地及周边特色种植、加工制造、定制文旅等相关产业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广运用工业互联网、数字智能科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市场推广应用、金融服务配套等方面的政策协同引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引领和遵循。纺织工业是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是实现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基础底线。纺织工业在稳定经济发展、平衡国际收支、创造就业空间、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评价纺织业:拥有3.4万家规上企业以及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的纺织行业带动就业超过千万,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始终保持稳中有进,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我国有丰厚的传统服饰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纺织工业基础,若有坚实的政策引领,中国华服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未来可期。产业规模可望突破千亿级,将极大地拉动内需,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举办“中国华服节”,加强中华服饰文化传播推广
建议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华文化促进会等机构牵头举办中国华服节。发挥中央媒体、全国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及新媒体等各类媒介作用,建立中华服饰文化系统传播体系,让文化名人、影视明星、网红主持率先垂范做华服的推广大使,深化舆论引导和思想引领,促进更大群体一致理念,积极主动参与。
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产学研机构、龙头骨干企业,服装设计大师、文华名流、商业翘楚,以传承和创新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为使命担当,助力服装行业在多元文化融合中持续创新,构建基于中华文化为核心内涵的文化价值体系,为服装强国建设输送时尚力量。在薪火相传中,昭服章之美,彰华夏之仪。
四、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加大中华服饰应用
建议在全国两会、重大节日庆典,以及外交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在外交礼仪、政务商务活动中,适时将华服作为统一着装。教育部可研究中华汉服元素进校园,取代当前比较偏西式的学位服。
五、建设中华服饰文化主题乐园
借助传统文化、经典影视作品、热门IP,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文化输出为一体的世界级服饰文化博物馆与主题乐园国际品牌,增强中华服饰文化的世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