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聚焦2024年全国两会 > 详细内容
张凯丽委员:以长城、大运河等为纽带 助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凯丽今年的提案聚焦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整整十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一直关注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文化发展进程。”张凯丽表示,“我们欣喜地看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在文化领域方面协同发展的成效有目共睹,有效推动了区域文化建设。”
记者注意到,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与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主办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三地协同办节,集中展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同时更助推了京津冀在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协同发展;2023年,三地文旅部门联合签订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文旅营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京津冀地区信用+旅游协同共建合作协议》,并发布10条京津冀文旅科普体验线路;2024年春节期间,三地以“春满京津冀 欢乐过大年”为主题,联合举办六大系列文化活动,受益人数及文旅经济收益再创新高,奏响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新乐章。
“通过调研,我觉得可以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三地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放大、融合,让京津冀三地在文化协同发展上更进一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更多百姓。”张凯丽表示。
同时,张凯丽也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我建议举办京津冀文化节,为三地文化融合提供平台。”她说,三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如果能有一个实质性的、定期举办的活动平台将三地文化进行展示,这无疑将会对三地文化融合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建议由三地政府共同设立京津冀文化节,每年由一地负责主办、突出一个主题,其他两地参与协办,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文化设施及资源,为三地文化的展示、融合、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
她还建议将北京现有三条“文化带”进行延伸,有力连接三地文脉。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过程中,北京打造了三条文化带,即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目前,三条文化带的打造,对北京文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些文化带的打造已经比较成熟,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对其进行有力延伸,对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起到纽带作用。”她表示,三地长城遗迹都很丰富,有天然的协同发展基础,在保护、利用方面,三地探索出的经验可以相互借鉴,从而更好助力三地文物保护工作向纵深推进。大运河贯穿三地,不论从大运河文化挖掘还是大运河环境整体保护、提升,三地都应该更进一步强强联手。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基础,三地的联系也非常紧密,三地也可在相关文化挖掘、保护方面协同发力。“以这三条文化带为纽带,不仅能深入挖掘三地文化内涵,更能以文化为基础,助推三地经济社会各方面交流、融合、发展。在更远的将来,这三条文化带还可以沿着地理方位延伸至全国更广阔的区域,助推全国文化协同保护、发展,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
张凯丽还建议将与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相关的主题论坛进行整合,画出最大同心圆。她注意到,目前以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为背景与主题的论坛不在少数,“为了提升这些相同、相近主题论坛的影响力,建议对其进行整合、提升,吸纳进北京文化论坛中,将北京文化论坛中原有京津冀相关内容也吸纳进来,整合为北京文化论坛之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论坛版块,以这个现有平台资源来提升各个论坛的影响力、持续性及文化水准。”她还表示,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方面,资金的支持也至关重要,为此她也建议设立京津冀文化发展基金,为三地文化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撑。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我们文艺工作者应以此为崭新的起点,以北京深化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在文化方面的协同发展,这不仅能为京津冀区域发展助力,更可为全国其他区域的文化协同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张凯丽说。